|
经过长达13天的载人太空飞行,太空船神舟九号完成中国历来最困难的手动太空对接任务,今天上午10 时许在内蒙草原着陆,救援人员赶到开舱。新华社 |
中国航天工程的后发之力不可小觑
英国路透社29日报道着重分析了中国航天工程具有后发优势,与先行一步的美俄等航天大国相比,中国航天事业持续的后发之力不可小觑。
报道称,在太空领域虽然中国仍明显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美国等大国载人太空飞行计划则受限于预算和策略调整等因素。美国在2017年前不会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俄罗斯也称载人航天计划不再是首要任务。
与其它航天大国踽踽不前的现状相比,中国已设计好了下一步的航天计划,登月飞船、月球车等计划早已成竹在胸。此外,中国科学家还提出了载人飞船登陆月球的可能性。对比之下,中国航天工程的后发之优势显而易见。
神九的成功激发了中国“草根”的探险精神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9日报道则关注了神九所取得的成就给普通中国人所带来的影响。CNN认为,中国的航天成就激发了更多中国“草根”的探索精神。
报道称,中国一周之内经历了两件普天同庆的大事:神九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1号空间站交会对接,并成功返航着陆;中国蛟龙号深潜器突破七千米。中国“上天入海”的巨大成就激起的不只是民族自豪感,神九的成功唤醒了人民的探险精神。
中国探险家黄效文认同了神九的成功激起了更多中国人的探险意识。他说:“我们如今在太空……不只是在制造手机。”他说,中国这几年所取得的里程碑似的成就不只是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而且还激发了更多个人向前探索的愿望。“在草根阶层,人们产生了一种探索我们广袤家园的激情。”黄效文说。
一位曾走进南极与北极地区的中国探险家肖元(音译Yuan Xiao)表示:“郑和、张骞、唐三奘……为了不同的追求,中国到处都涌现着探险者。中国从来不缺探险精神。”
报道最后总结道,此次随着神九的返航,再一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探险精神。中国走进了探索与自我探索的新时代,其普通人民也在考虑离家远行,探索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