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时:马苏促谈,目前尚难给予太乐观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06-09-26 09:17:06


  中评社香港9月26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说,继李登辉力促“立法院长”王金平展开政治协商后,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终于先后出招,呼吁朝野协商,尽管眼下“扁不下台,凯道不撤”的政治僵局,尚无转圜化解的迹象,但苏、马二位备受民意瞩目的政治领袖,值此政局不安的关键时刻,若毫无所感,确也有负于民意对他们的期待。

  社论说,回顾过去长达十六天的凯道静坐历程,和过往台湾的群众运动迥然不同,除了运动本身所呈现的诉求、内涵与特色外,更超乎许多人想像的是,执政者的反应同样与以往截然不同。台湾近廿年民主化进程中,几乎没有看过遭逢这么大型的群众抗争,政府和执政者竟毫无因应措施,甚至完全不尝试寻求任何沟通与解套的可能性。蒋经国时代犹是威权政体,党中央还曾特别委请开明派学者出面,建立朝野沟通的既定机制;李登辉时代更不待言,甫接掌大权,“国是会议”就应运而生,因为美丽岛事件长期滞留海外的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得以成为座上宾,彭明敏当年即使拒绝回台与会,但从此与政府有了对话窗口;废除刑法一百条抗争亦复如是,当抗争群众坐在中正纪念堂不肯退场时,党有秘书长、政有教育部长皆亲往关切。
   
  社论指出,反观九九运动开始以来,执政者从府、院到党,几未见积极因应,更离谱的竟是反其道而行。当事人陈水扁频频下乡访视,与呛扁群众举起大拇指互呛,这还不够,党的动员机制甚至直接介入发动九一六集会,摆明与凯道群众比声势。进而全台各地星火燎原,冲突不断,莫名其妙地连开个红车都能成为无辜受害的原因。除了当家自己动员反制不当外,陈水扁在诉求上似乎更急于向“台独”激进主张靠拢,从机场正名、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到有意更动“宪法”总纲中有关领土的条文,动作可谓愈做愈大。 
    
  很难理清上述路线与诉求的战略逻辑在那里,难道是为了向这百分之廿不到的急独势力表态,以换取有限的安全感?要知道过去三个月,他曾两度向美国保证未来的宪改,不会碰触敏感的“国号”、领土等议题。如今不仅改“国号”、领土的制宪主张成为民进党内的主流,陈水扁更亲自带头冲撞,难道真的不弄到遍地烽火不罢休? 
    
  社论表示,陈水扁如此,民进党更令人遗憾,在全台各地的挺扁聚会中,民进党领导阶层更一而再、再而三以极尽分化之能事,暗示九九运动背后的“中国因素”,所有的政治语言都倒回到威权时代“三合一敌人”的模式;反贪倒扁总指挥施明德肯定想不到:廿五年前国民党扣在他头上的帽子,摘掉十几年后,竟会由党内后辈同志再次奉还给他。这样的操作手法,也难怪根本没有任何协商的空间。
    
  不积极寻求解套也就罢了,民进党内还有论者认为这样的对立,反有助于凝聚支持者,甚至有助提振一路低迷的北高选情。果若如此,民进党就真的沉沦到接近自毁地步了。二千年“总统”大选前,陈水扁即使选情不被看好,他和民进党却依旧展现大格局的气势,以期带动民进党的转型,惟顺利获得执政后的发展显然完全逆其道而行,六年多的执政并未有效改变党的体质,相反的拥有资源与权力之后,民进党反加速陷入腐化和退步的境地。 
    
  社论认为,九九静坐以来,民意气氛益见焦躁,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看不到执政者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善意,从对陈水扁的失望扩大到对民进党的失望,从对民进党的失望,又扩大到对在野党的失望。民众怎么可能接受,一个个所谓朝野政治领袖,面对政治困局竟一筹莫展至此。而这群所谓的政治菁英,从政大半辈子,还都是享用纳税人的民脂民膏,朝野政治领袖无能为力的另一个同义词,坦白讲,就是尸位素餐。
   
  社论指出,马英九为了避免九九运动变质沾染政党色彩,对九九运动采取关心而不介入的姿态,但做为最大党的党主席,他责无旁贷必须促成协商;苏贞昌做为最高行政首长、执政党最寄予厚望的领导者,不论是为了台湾的安定、立院开议后的施政顺畅、党的前途或个人政治前途,这也是他必须冲过的关卡。

  社论总结,苏、马促谈,能不能真的化解政治僵局?持平而论,目前尚难给予太乐观的期待,但是,总要有人开其端,毕竟政治事业不只是个人权位利益,永远要把民之所欲摆在最前面,也惟有这样,才有资格和条件在未来的时日更上一层楼。   


    相关专题: 马英九--英才继起、如日之升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