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蔡逸儒:台湾眼中的习奥峰会
http://www.CRNTT.com   2013-06-14 15:59:49


 
  台美关系的上限和下限

  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台北一直强调中美台三边关系,投注了大批人力、物力,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了解,但在这个不对等的三边关系中,台湾居于最弱的一环,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担惊受怕。其实,放开胸怀,就像中美关系一样,美台关系的改善与变化也有一定的上限与下限。台美关系再好也不可能让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再坏也不可能让美国出卖台湾,因为这并不合乎美国的国家利益。华府只希望两岸维持现状,降低紧张,双方和解而不合作,而这一切都是出自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

  在这次峰会中,美国提到人权、区域安全、网路攻击等问题,北京则仪式性的重申所谓的台湾及军售问题。就以美国对台军售为例,目前的情况是台湾一定会买、美国一定要卖、中国一定抗议,台湾虽然不愿、也承担不起与大陆进行军备竞赛的后果,这不但浪费也无实质意义,但眼前的困境是,即使两岸关系再好,台湾也无法把自己的前途与安全寄托在大陆不确定的善意上。在两岸没有达成协议前,这是一种无解的两难困境,中美台三方同样只能控制,无法彻底解决。

  整体而言,自从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以来,美国就坚持一个温和、理性、改革、开放,具有安全感,心中不带愤怒,愿意融入国际社会,接受国际行为规范,甚至强大的中国合乎美国的国家利益。如今看来,这种政策有其合理和成功之处,

  后来,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中国大陆的内政稳定与否和其国际行为及两岸关系,具有统计学上明显的正相关性。内政稳定时,中国表现得更为理性,不但中美关系较好,两岸关系也同样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一个文明理性繁荣的中国将给人类带来福祉,一个衰弱崩溃的中国将是世界性的灾难。

  中美双方确实应用全新的视野和更高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彼此,正确解读对方的意图。比如说中国要能说服美国,中方的和平崛起并非意在挑战美国的霸权,和平发展将是中国持之以恒的长期发展战略,中国只想寻回过去的历史光荣,而美国的重返亚洲只是要调整其过去轻忽亚洲的错误政策,目的并非为了围堵扼制中国的发展。双方澄清了彼此的立场,然后再在理性的基础上,用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处理彼此因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不同发展阶段所造成的磨擦,逐步解决问题,用求同存异的心态以及积极管理的方法,来妥善处理两国关系,这才是正途。

  经过多年磨合及研究,台早已深切理解,在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只要不是以台湾的利益为代价,台湾无意、不会、也无能破坏中美关系。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既然美方常对台湾及中国提出要求,表示不希望见到意外,我们也用同样的标准来期望美国,在这次峰会的事前、事后,美国必须向台湾方面提出简报,避免意外损及台湾利益。最后,笔者还是要引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防部前助理副部长奈伊的谈话,“如果你把中国当成敌人来对待,你就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可怕的敌人,而且这个预言还很有自我实现的可能。”这个警语值得大家反覆玩味。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蔡逸儒/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