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青少年模式”成标配,家长为何很少用?
http://www.CRNTT.com   2021-06-07 18:40:28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新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受到关注。

  该专章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这意味着,限时、限消费的“青少年模式”,将成为短视频、游戏、直播App的标配。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家长会在孩子使用手机时陪伴,事先筛选好孩子观看的内容,但确实也有家长,幷不了解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或是游戏的“成长守护平台”,甚至幷不完全熟悉使用手机。

  在“青少年模式”成为平台强制性功能的情况下,如何让更多的家长认知和用好它,成为当务之急。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字鸿沟、网络素养问题值得关注。

“青少年模式”成标配

  澎湃新闻记者使用多个主流短视频和直播App看到,平台均推出了“青少年模式”,限制使用时长和打赏消费,需要专门的密码来开启和关闭。

  如抖音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抖音称,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

  游戏方面,6月1日前,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被要求全部接入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在未成年人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登陆游戏后,通过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会自动触发游戏的“防沉迷系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