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公摊面积不是暗箱操作的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6:25:43


  挑得高高的公摊面积已经足够让消费者“肉疼”,悄悄膨胀的公摊面积更令人憋气。

  据法治日报报道,2018年4月,山东青岛市民李黎全款购入青岛市某小区一套总面积为110.25平方米的住宅。购房合同显示,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约31.8%,但收房时的实际套内仅有61平方米左右,维权时得到的“官方”口径是公摊面积占比46%。据买房者称,售房方对此解释为差值主要体现在墙体的厚度上,且在销售时有意混淆“公摊”“公摊系数”“公摊率”“套内建筑面积”等概念。

  若消费者所述属实,公摊面积从31.8%变成46%,交付时的情形和卖房时的承诺大相径庭,明显涉嫌欺骗消费者;两个数据相差多达14%,以致房价的将近一半都由公摊“贡献”,对消费者的伤害程度令人咋舌;以各种形近意远的专业术语把消费者绕晕,更是商家玩猫腻的惯用把戏。种种做法,一副“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的蛮横姿态,把“公摊面积”当成了胡乱捞钱的得力工具。

  多年来,公摊面积一直饱受诟病;这笔消费者眼中云山雾罩的账,向来是商家心中精打细算的生意经。让消费者为难的是,目前公摊面积既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明确上限。房产商话语权在手,靠扩大公摊面积、提高公摊比例,狠狠“敲”上消费者一笔,早已是业界常态。在这条新闻登上社交平台话题榜后,不少网友倾诉自己的遭遇:“82平方米的房子,实际室内面积只有56平方米”;“120到手90的路过”……与此同时,“公摊面积是否能取消”,再一次成为引爆网络的热点话题。

  买房不是一笔小钱,许多家庭为此投入全部积蓄,或者长期贷款。谁愿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花得这么不明不白?当然,公摊面积包含了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等等客观存在的地带,收费本身具有合理性,不合理的是商家在这些空间中暗箱操作,漫天要价,甚至言行不一,一涨再涨。顶着这么个名头任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实也践踏了买卖公平的原则,失掉了购房者的信任,损害了开发商的声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