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月刊:共同富裕目标与小农户发展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4-04-28 00:03:29  


 
  在中国,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协调并进,不能偏废其一。支持乡村小农户发展农业生产,重要定位既在于推进实质性共同富裕,也在于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用工,并以用工保障辅助落实农业化学品施用减量化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帮助乡村小农户整合资源,实现抱团发展

  中国乡村的广大小农户单凭自家有限资源很难充分提升收入,大多数人至多只能作为单纯的“劳动力要素”进城务工,获得相对低廉的务工报酬,更差的情况是只能留在乡村从事低附加值的农业生产,获得更为微薄的农业劳动报酬。毫无疑问当前乡村农户的收入水平仍普遍较低。由此,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跳出乡村一家一户基于自家有限资源开展低附加值农业生产或者进城务工的已有模式,通过合理整合分散资源的方式为小农户谋求更大的可能发展空间。这内在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和要求:

  第一,合理整合小农户的资源并非要求单一地将资源集中起来,交给某些规模化市场主体经营。和乡村劳动者到城市务工只能获取较低劳动报酬的情况相似,劳动者在乡村给规模化经营主体打工只能获得低廉的劳动报酬,其得到的劳动报酬率甚至会更低。根据作者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等公开统计资料的估算,2018年中国农业平均雇工工资为108.06元/日,明显低于农民工劳动日工资为135.78元/日。因此,合理整合小农户的资源更要强调小农户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而非让大量小农户进城或留村为少数人打工,继续获取低廉劳动报酬。

  第二,整合小农户资源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发展多种类型生产,而非为了整合而整合。缺乏机械、知识、技术、市场管道等资源的小农户只能从事低效率的生产,也只能从事低附加数值型别的农产品生产(如小规模大田种植),难以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大棚蔬菜种植或设施化畜禽养殖,也难以拓展二三产业生产。通过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小农户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组织后更能够以集体力量突破进入高附加值生产类型的门槛,并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效率。乡村劳动者也只有经由合作改变单一从事低效率、低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的模式,充分发展多种类型生产,才能够共同提升收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