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两制台湾方案的福建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8-17 00:06:03  


 
  在区域文化及民俗信仰等诸多方面,闽台两地的连结性、密切度及共同性是大陆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闽台共有共享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闽都文化、端午文化成为两地特有的历史及现实纽带,多年来历经两岸关系风雨与波折,这种深层文化连结的韧性依旧十分强劲。尽管台湾区域文化历经日本殖民统治50年,杂糅了少许外来文化,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与福建区域文化事实上属于“区域文化共同体”的范畴。这样的区域文化根基,对于推动闽台文化进一步深化融合,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开放台湾老兵返乡探亲之前,台中大甲镇澜宫董监事便开启“宗教破冰之旅”,突破台湾当局设置的障碍,渡海前往福建湄洲祖庙进香,并迎回全台湾第一尊大陆妈祖。〔18〕多年来,闽台的宗亲文化交流一直十分热络,立足于祖地文化及传统地方曲艺民俗的交流不断得到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事实上早已在进行当中。

  近年来,闽台的文化交融不断加快与深化,开启了不少具有两岸性及首创性的文化节、文化论坛、金身巡台、共祭祖庙等各个层面的民俗活动,而且福建十分善用作为台胞祖籍地的优势,扩大族谱对接、寻根谒祖、恳亲联谊、同名村结对子、两岸家书研究等系列凸显宗亲乡情的活动,强化台湾民众对祖籍地的认同感与向心力。例如,由两岸信众共同参与的首届两岸清水祖师文化节于2014年1月在福建安溪开幕,台湾信众参会总人数多达三分之二。〔19〕多年来,台湾信众均会赴漳州东山祭拜关帝祖庙,该关帝祖庙据称是台湾一千多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2016年10月,东山关帝金身首次起驾赴台,开展环岛巡安活动。〔20〕2017年9月湄洲祖庙妈祖神像也前往台湾开展巡游活动,经台北、新北、基隆、桃园、新竹、苗栗、嘉义、云林、彰化、台中等10个县市,涵盖台湾89个宫庙,是历届巡游宫庙最多的一次。〔21〕类似的事例还有陈靖姑金身、闽王王审知金身、南安凤山寺广泽尊王金身等绕境巡台等,均引发台湾信众热烈反响。此外,两岸民间时常进行信俗资料共同编撰工作,以文字资料的方式将共同的民俗信仰及闽台渊源关系延续传承。例如,历经10年编纂,在台中市大甲镇澜宫首发的首部《妈祖文化志》便是由两岸共同合作编纂的,对包括妈祖文化的传播、妈祖宫庙与文物史迹、妈祖祭典与民俗、妈祖文学艺术与学术研究、妈祖信仰组织等做了整理和纪录,让两岸民众更有系统性地瞭解妈祖信仰文化。〔22〕诸如此类的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活动在不断推进当中。在疫情期间,更是变通和创新了两岸互动的新路径。诸如举办了两岸线上祈福活动,将民间信仰与数字科技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达到凝聚人心、强化认同的正面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族谱对接、同名村签约结对子、宗亲青少年福建寻根、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传统文化研习营、文化联谊会和两岸共同联办的妈祖大型电视晚会等,以及不断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教育和艺术领域进行密切互通,开展诸如“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两岸少数民族青年舞蹈大赛”“非遗文化入岛”等活动,邀请台湾木偶戏、剧团到大陆表演等。通过各类型、新形态活动,进一步将闽台文化交流走深走实。在闽台文化连结性较高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开辟新形态融合之道。同时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新元素,从而提升对台湾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将他们纳入闽台区域文化互动的进程中,培养他们对大陆祖籍地、祖籍文化的瞭解与认同。与此同时,创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别在闽南及闽西各县市大力保护闽南文化生态及客家文化,吸引台湾民众赴闽交流与互动。在不断推进闽台区域文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福建在客观上已潜移默化地在构建“闽台文化共同体”,同时以此为基础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从而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