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评智库:两岸三农交流合作变迁与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23-09-09 00:02:03  


 
  (四)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摇摆阶段(2020-至今)

  2016年民进党当局因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导致两岸官方关系停摆,但民间交流依然发展,大陆常年让利进口台湾农渔产品,岛内却对此有许多误解或被政客故意抹黑,近两年不得不做出调整。如台湾新鲜凤梨多年以来出口量9成销往大陆。大陆并非没有优质凤梨,如广东湛江徐闻年产菠萝40余万吨,已销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陆海关近年在台湾多批次凤梨检出携带害虫,但台方仅熏蒸就要求放行,2021年3月不得不暂停凤梨进口,2022年暂停有问题的莲雾、释迦和石斑鱼等的进口。台湾农产品问题是民进党当局政治化操弄影响民生的典型。农产品滞销不仅让广大农渔民承担了损失,民众还要承受进口美国莱猪和日本核辐射污染渔产品等的冲击,叠加上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导致了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处于摇摆之中。

       二、大陆推动多层次、多形式“三农”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努力

  总体而言,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在大陆的努力之下展开,更多地为台农台企提供了谋求事业发展的空间。虽受李登辉后期和民进党当局“台独”措施的影响而有起伏,但在大陆不断释放善意基础上,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已持续拓展至农民、农村层次,从人员往来、研讨会到农业品种引进到技术、资金、市场、土地使用、人才等多种要素流动。

  (一)国家层面完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制度框架,引领农业园区建设

  1.不断完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制度框架和通路建设

  大陆不断完善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制度框架和通路平台建设,尤其两岸“三通”后,大陆为台湾农渔产品销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2006年开通大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主要由“五纵二横”七条线路组成。台湾优质农产品巡回展每年在大陆多个省市进行。2009年,大陆对原产于台的15种鲜水果、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厦门和霞浦,分别是大陆首家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所在地。同时台农台企来大陆发展日增,至2009年,台资农企已有6100多家,投资72亿元④。此外,食品加工业和农林资源型产业也发展迅速,前者以统一集团、旺旺集团等为典型,后者以鼎丰纸业、安佑集团等为代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