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月刊:中国国民党深层危机与未来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04 00:05:01  


 
  面对这一趋势,国民党的高层应该思考,如何运用目前“立法院”的脆弱优势,结合民众党,尽快修改“总统”选罢法,改为两轮选举制。可是,即使如此,两轮选举制就可以帮助国民党脱离困境吗?以一般的分析,由于民众党这次的选票,多数都是由年轻选票与倾绿选票转过来,这两种类型的选票即使进入两轮制选举的第二轮,由国民党与民进党对决的状况,民众党的选票能否较多转向支持国民党,也不一定。换言之,即使进入第二轮选举之局,就目前台湾整体的选票结构来看,国民党依然占不到有利的位置。然则以目前的国民党权力当局的思维惯性,将会往何处去呢?国民党找得到活路吗?

      二、国民党是如何检讨败局的?

  这次选后,由于还要进行“立法院长”选举,迄今为止,国民党还无暇正式展开败选检讨。然而从选后朱立伦主席的简短讲话,所指出的三大败选主因,包括蓝白合未成功、两岸论述及下架贪腐诉求不敌国家机器,也许已经可以窥见国民党的基本检讨方向,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朱主席将“两岸论述”视为败选的主因。朱主席这样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国民党的败选检讨顺着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他们可能会做出什么结论呢?

  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所呈现的两岸论述,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如果简单归纳一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思路:国民党认为自己可以带来和平,而民进党只会把台湾带向战争。国民党认为他的和平论述是由下列几个论述构成:首先是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宪法九二”)、“亲美”这两个命题构成的政治框架,然后是“备战”以求和平的主张,即主张“备战才能避战”。在这样的框架下,国民党认为就足以缓和两岸的紧张局势,让两岸回到马英九时期的两岸交流架构,恢复两岸交流与经济荣景。而担任“副总统”候选人的赵少康先生也曾对这样的框架提出过一些补充,比如说国民党不会在这一框架下与北京谈判统一问题等等,国民党高层也一再强调,国民党绝对不是一个“亲中、统一”的政党。选后,当《华尔街日报》提出类似“亲中”政党之质疑,并以此为国民党败选原因时,国民党高层也立刻提出国民党绝不“亲中”的反驳。因此,我们的确可以以“宪法”九二、亲美、不亲中、不谈统一、备战、有和平意愿”几个关键词,勾勒出当前国民党此次选举的两岸与“和中”论述架构。

  然而这样的论述,与另外两党的两岸论述究竟有什么差别,以致国民党会认为这样的两岸论述会成为败选主因呢?从三党选举期间的两岸论述对照来看,三党都同样认为亲美备战才能获致两岸和平,这个论述三党高度一致,没有任何不同。三党也都同样一再表述绝对不与大陆谈判统一,这好像也没有任何歧见。特别是赵少康以所谓“深蓝”的形象,公开讲出不谈统一的话,这更是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如果要论“和中”的意愿表达,民众党好像也与国民党保持一致立场,即使是赖清德也一再强调,甚至认为他才是最能保障两岸和平的人,这点主张似乎也没有分歧。那么如果要说分歧,能具体说的,看来也只有国民党仍然主张九二共识,而赖与柯都不同程度地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这一点而已,不是吗?如果国民党还要说他的两岸论述是败选原因,除了这一点,大概也只能说,它总是被贴上“亲中、统一”的标签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