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中美战略相持与共处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00:03:03  


 
  拜登政府时期,中美战略相持之势更加凸显。拜登政府“无缝衔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取向,且手段更加凶狠。其将中国视作“最重要地缘政治挑战”,“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越来越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并以所谓的“民主对抗威权”为旗号,拉帮结派,设墙筑垒,对华实施全方位遏制,妄图通过“塑造中国战略环境”由外而内遏压中国。在拜登执政的头两年,美国对华战略攻势猛烈,其对华战略心态也发生微妙变化。2023年初,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何瑞恩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叫《大国竞争态势朝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④深刻反映了这种心态的变化。拜登在2023年的国情咨文演说中也展现自信,不断吹嘘其执政成绩,声称美国正处于“数十年来对华竞争的最强地位”。然而,就在美方对华全方位开展遏压的同时,中国外交也在积极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中方出台《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从2021年的“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的“全球安全倡议”,再到2023年的“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在全球议程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世界贡献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尤其是中方悄无声息地促成沙特伊朗复交,让西方国家大为震惊。此外,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政要相继访华,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胜利召开,中国的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有声有色。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对外交流全面重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美国的对华心态又在发生新的变化,“重新校准”“再评估”对华政策的声音又在美国政策圈出现。综上可见,中美战略攻守之势继续演化,战略相持之势更加明显。

  二、美国对华持久竞争与速决冲动

  在中美战略相持的背景下,美国如何与中国相处?关于这个问题,美国的心态比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应做好与中国“持久竞争”或“长期博弈”的准备,在持久竞争中美国能凭藉其“非同寻常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霸权韧性,继续发挥优势并最终赢得胜利;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应抓住短暂的“时间窗口”,凭藉自身尚存的战略优势,尽快遏制中国,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的进一步崛起,美国再想遏制中国就为时已晚了。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特朗普总统高级顾问斯蒂芬·班农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这两种战略倾向都渗透在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中,使得新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新的“两面性”。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面性”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显着特征。但在中美战略相持的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更加集中地体现在持久与速决这对矛盾关系上。

  从持久竞争的一面出发,美国重视固本强基,着眼长远对未来进行投资,做好与中国长期竞争博弈的准备。拜登政府将投资放在“投资、联盟、竞争”三位一体对华战略之首,提出“重建更美好未来”内政蓝图,实施“现代产业战略”,先后出台《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晶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三项重大立法,通过“战略性公共投资”重振美国经济基础,增强美国国家竞争力、创新力和国家韧性。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签字仪式的时候,拜登曾激动地说:“我真的相信,50年后历史学家会在回顾这一刻时说,‘那是美国开始赢得21世纪竞争的时刻’。”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