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美对台政策民意变化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3-10-29 00:00:44  


 
  拜登上台以来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中美之间持续恶化的关系,总体上延续特朗普时期的“以台遏华”战略,对华战略竞争定位的对抗性增强,认定中国对美国霸权构成全面挑战。拜登虽反复申明“四不一无意”,即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 抗,〔25〕但从实际行动上却不断以“切香肠”方式挖空美国的“一中”政策内涵,明确主张要与中国“竞争性共存”,打“台湾牌”的力度不断提升,加紧在多领域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根据罗伯特·杰维斯的研究,诱发定势是导致人们错误知觉产生的重要原因,〔26〕由于人们接收到信息时,会以自己当时集中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为定势,据此解读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从而导致错误知觉。在对台湾的态度上,受中美紧张关系加剧与美国打“台湾牌”力度加大以及协防台湾承诺的影响,民众更加关注国际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以及双方之间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因此民众对台湾和台海局势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佩洛西此前不顾北京强烈反对窜访台湾的举动,提高了台湾在美国民众视野中的“可见度”,同时也反映了其背后的民意支持,国会议员不断访问台湾并受到民进党当局接待,这向美国公众发出了美台关系“良好”的信号,导致美国民众对台美关系认可度的提升。

  从党派的角度来看,美国两党的政治立场在很多具体议题上是存在分歧的,这就会导致民众对于不同议题态度的对立与社会认知的分裂。但对于涉台议题两党共识不断增加,在两党对台叙事和态度不断靠拢的背景下,民众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更趋于一致。美国五角大楼不断夸大中国可能在未来六年内“入侵”台湾的警告,反华情绪高涨,在美国的外交政策辩论中频繁提到竞争或新冷战,营造了一种推行和拥护鹰派政策的氛围。在这样的官方叙事背景下,美国民众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已经受到精英阶层的舆论和政府对华威胁叙事传播的影响,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台湾政策倡议主任雷蒙德·郭(Raymond Kuo)曾表示,民意调查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台湾更频繁地出现在美国政治领导人的口中,“台湾成为横跨美国两党的少数几个问题之一,公众对台湾的支持一直是潜在的,在官方的影响下,美国公众舆论对于台湾问题从‘不瞭解’转向更加明确的表达对台湾问题的立场”〔27〕。民众对台潜在支持在官方影响下被表达了出来,随着对台湾的正面看法增加以及对中国越来越负面的看法,对保卫台湾的支持增加。

  (二)俄乌冲突持续,“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舆论氛围影响公众认知

  2022年10月民调数据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美中关系不好,28%的人表示有点好,只有不到1%的人认为目前的关系非常好。关于中美关系的定位,62%的人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25%的人将中国视为敌人,而10%的人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这与2022年1月俄乌冲突以前的民调数据发生了较大偏差。2022年1月,有54%的人选择了中美是竞争对手关系,只有35%的人选择中美是敌对关系。〔28〕由此可见,俄乌冲突对于美国民众的认知产生了较大影响。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2022年8月公布的另一项民调也显示,高达76%的美国人认为俄乌冲突将鼓励中国“入侵”台湾,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俄乌冲突给其他希望为了领土利益发动战争的国家开了先例。〔29〕2023年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委托雷德菲尔德&威尔顿战略谘询公司(Redfield & Wilton Strategies)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6%的美国人支持美国在中国大陆武统的情况下保护台湾,去年这一数据为47%,同时超过4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比俄罗斯更大。〔3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