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美对台政策民意变化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3-10-29 00:00:44  


 
  除了媒体传播以外,在外交政策方面公众追随精英的暗示是很常见的。作为意见领袖,智库专家学者对于台湾问题的看法态度也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态度。对台政策方面,越来越多专家对本质完全不同的俄乌冲突和台海紧张局势进行错误的类比,并片面夸大两者的关联度,主张通过双边和多边军事防务合作强化台湾的自卫能力,呼吁对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举措采取强有力的反击,以便增加中国大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同时提升美国非法介入台海事务的力度。实际上,美国战略界长期存在“保台派”、“维持现状派”和“弃台派”三种主张,〔39〕在俄乌冲突以后“保台派”的呼声不断增强。美国企业研究研究所的保罗·沃尔福威茨(Paul Wolfowitz)和卜大年(Dan Blumenthal)等学者认为俄乌冲突增加了大陆更早对台动武的可能性,主张全面升级与台湾的防务关系,甚至与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并采取军事介入台海事务的战略清晰政策。〔40〕哈尔·布兰茨(Hal Brands)和克里斯·多尔蒂(Chris Dougherty)更是从战争视角呼吁美国改变对台政策,认为中美不久将可能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并陷入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建议美国军方提升作战能力,为中美战争做好充分准备。〔41〕多尔蒂建议助台打造强有力的自卫能力“武装”台湾、强化与日澳等地区盟伴的军事协作能力,威慑大陆对台动武。〔42〕在对舆论领袖的研究中发现,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能够保持基本群体中的内部意见和行动一致,这些专家学者在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上的发言和表态都影响着美国民众对台海局势的判断,使其对大陆武统台湾的预期增强。

  (五)中国实力的提升和统一政治意愿的增强,中美实力差距缩小

  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与自身国力的相对衰落,在特朗普执政后,美国认定虽然美国也从中美合作中有所收获,但是中国从中却比美国获益更多,进而不断质疑“双赢思维”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中美双方走向“零和博弈”。如蓬佩奥所言:“我们曾设想,与中国的接触将创造一个充满礼让与合作承诺的光明未来”,但“今天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严酷的事实,这个事实将在未来几十年指导我们: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模式已经失败。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做。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43〕拜登政府上台以后,对华定调仍然大体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定位,认为中国是“后果最为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视中国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most consequential geopolitical challenge)〔44〕,可见,美国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防支出的增长,陷入一种“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思维逻辑。

  在中国崛起、中美实力差距缩小的背景下,美国民众对华认知出现恶化,里根研究所2021年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可以进一步证实美国民众对中国威胁感知的增强,在2021年美国人首次将中国列为美国的头号敌人。当被问及认为哪个国家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时,研究报告称“美国人也开始认识到中国挑战的多面性”,并指出当谈到对中国最大的担忧时,民众具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在政治、军事、科技等层面都存在威胁感知;〔45〕2022年冬季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4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2020年夏季只有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十分之七的人说美国是世界领先的军事强国,比2020年持该观点的6%增加了两倍多。〔46〕作为中美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台湾问题,民众对台湾也更加的关注,正面的认知也随之增强。民调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恶化,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席卷全球之后,现在已达到盖洛普40多年来的新低。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导致认为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美国利益构成重大威胁的美国人的比例急剧上升,公众对这两种威胁几乎没有区别。与此同时,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看好台湾,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冲突对美国的威胁比过去更大,可见民众的认知被官方政治表态与中美关系所形塑,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