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蓝藻卷土重来 太湖“生态癌症”敲响警钟
http://www.CRNTT.com   2008-04-30 01:24:50


 
二、蓝藻来袭不必恐慌 理性成了挡箭牌

1、出现蓝藻是常态 言论文过饰非讳疾忌医
  据4月20日新华社报道,针对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有专家呼吁,“对于太湖蓝藻应理性看待,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必炒作”,幷且表示:“蓝藻是存活在地球上35亿年的生物,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国际上此类事件多有先例……”(山西《三晋都市报》)

  确实,必须承认,“太湖蓝藻已是常态”等均是事实,也是“理性看待”必须面对的客观前提。但是,蓝藻固然“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却是严重污染不争的生动表征、具体见证。而且,太湖蓝藻虽然“已是常态”,但只是近些年人为污染之下的“常态”,而非其历史上本来固有的“常态”。最后,“短时间无法改变”、“国际上多有先例”等诚然是实情,但这显然又不能成为我们不紧迫解决蓝藻问题的藉口、托词,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更大的实情是:蓝藻所表征的水污染,已到了不彻底解决治理而不可的地步,作为前车之鉴的“先污染再治理”式非科学发展观,在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更是亟待根本扭转。如此“理性”说辞、辩护,是不是“理性”得有些过头了,乃至涉嫌“麻木不仁”、“文过饰非”?(北京《工人日报》)

  许多事实表明,对于太湖蓝藻,目前我们更应秉持的其实是这样一些理性:全面直面客观现实的正视理性——既不惊慌失措、过度反应,更不心安理得、讳疾忌医。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时刻保持危机紧迫感的忧患理性——在蓝藻治理上,近年来已取得的成绩当然需要充分肯定,但却不能耽于这些成绩乃至沾沾自喜,更要看到与既有成绩相比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进一步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天津北方网)

2、论证理由很牵强 专家之言似在推卸责任
  其实,专家要民众理性看待太湖蓝藻的“理由”很牵强。去年太湖暴发蓝藻后,无锡等地自来水发臭,引发居民饮水危机。有关专家介绍说,无锡自来水发臭虽祸在蓝藻,但根子却在人为污染上。太湖蓝藻之所以疯长,是因为太湖水中富含过多的氮、磷元素。而氮、磷等化学物质皆缘于沿湖企业的大量非法排放。因此,无锡的水污染,表面上看是天灾,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祸。

  可时隔不到一年,专家却又认为蓝藻是常态,是存活在地球上三十五亿年的生物,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人们不禁要问,这次专家的观点为何跟去年大相径庭,甚至前后矛盾?为何要着重渲染蓝藻是常态,而淡化环境污染一说呢?专家用一些专业术语为蓝藻“开脱”,难道仅仅是为了平息“社会关注”和“民众惊慌”的事态吗?(江苏新华报业网)

  因为太湖蓝藻暴发,水质污染,造成无锡全城停水数天。不仅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也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虽然当地政府化解了水危机事件,但是民众对蓝藻暴发的环保痛觉显然不会轻易忘记。公众对太湖再次发生蓝藻,表示关注,提出质疑,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太湖蓝藻保持一定的警惕本身就是一种理性。难道民众只有驯服安静地等待政府解决问题,甚至激动地感谢政府“给我们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才是“理性”的?可能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这样的“理性”显然才是最有利的。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忙中添乱”,更不会有人追问那上百亿元的太湖治污费为什么打了水漂。(云南云网)

3、蓝藻“温水煮青蛙” 丧失痛感污染必将恶化
  “蓝藻已成常态”,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它是太湖污染的正常反映,是长期污染后形成的生态后果,污染不根治蓝藻现象就不会消失——可是这种水污染是太湖的常态吗?太湖的常态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应该是没有异味、没有污染、没有蓝藻。也就是说,蓝藻成为“常态”,它本身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异常状态,它反映着太湖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水污染。对于这种成为常态的异常状态,公众不该丧失敏感和痛感。(陕西《华商报》)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众所周知,实际上,太湖水质污染到今天蓝藻频发的严重程度,也正是在“温水煮青蛙”效应中累积而成的。当太湖水因污染而出现死鱼死虾时,人们当作常态平静接受了;当太湖水因为过度排污而不断发出异味时,人们也当作常态习惯接受了;当太湖水因污染不能直接饮用时,处于发展亢奋中的人们还是麻木不仁——如果让公众平静接受已成为常态的太湖蓝藻,失去对环境恶化的敏感和水污染的痛感,太湖的水污染会进一步恶化,恶化到公众不能再容忍的地步。(河北《燕赵都市报》)

  因为触及到了公众的日常生存,严峻的污染现实好不容易让公众养成了一点痛感。这种敏感和痛感对于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必要的,一方面,始终对这种“异常的正常状态”保持警醒的姿态,可以避免所谓的“常态”进一步恶化,变成另一种更加恶劣的“常态”;另一方面,这种敏感和痛感可以对政府形成治理污染的压力,如果公众对蓝藻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了,政府部门就更可能不将其当什么事了,也不会有治理的动力和压力了。(北京新华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