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首都成首堵 超级大堵车拷问北京交通
http://www.CRNTT.com   2010-09-27 03:54:31


 
三、车路矛盾升级 北京面临发展瓶颈

1、车多路少难题 将成北京发展心腹大患

  去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全年净增机动车51.5万辆,目前机动车已经超过450万辆。市区交通拥堵时间已达每天5小时,交通拥堵范围正由市中心区向外围和放射线道路蔓延。形势逼人,如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任由“办法落后于困难”的情况发展下去,拥堵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心腹大患。“目前北京交通最根本的问题,是道路的交通流量过饱和。”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教授毛保华表示。(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给出这样的提醒,如果没有有效保畅措施,“来场小雨就大堵”的场面就是2015年的日常状态。那时,路网平均速度将会低于15公里,城市真的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也许有人会说继续修路。现实的情况是,北京这几年修的路并不少,印象中年年在修建新路、拓宽旧路,道路变化一天比一天大,但结果呢,永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和人口膨胀的速度。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先后突破200万辆,4年后突破了300万辆大关。而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7个月。从400万辆到450万辆,仅用了几个月。与国内外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市对机动车购买几乎未出台任何限制政策。照这个速度和现行的购车政策,从450万辆到500万辆,再到700万辆,速度之快也许超出专家的估计。有专家测算,北京的新车甚至是以每分钟1.7辆的速度在售出。(北京《工人日报》)

  路与车的矛盾是显性的。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分析称,北京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0万辆。这意味着,以北京市的三条环路做量尺,北京市每100辆车中最多可有5到6辆车同时上环路,否则三条环路就会瘫痪。据预测,到2015年机动车更有可能达到700万辆。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9月17日那天出行的惊人场面就是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00万辆时的日常状态。(北京《中国青年报》)


2、出行方式失当 汽车使用强度远超美国

  在交通资源有限,机动车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出行方式却极其不合理。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两倍多。交通专家提供的一个数据表明,北京市小汽车低于5公里的短途出行占出行总量的44%,也就是说,骑自行车能到达的路,近一半的人却选择开车出行。

  “这样算下来以后,如果机动车达到700万辆的时候,城市中心区拥堵指数将会达到9.5%以上,路网平均速度将会低于15公里。”郭继孚强调说,“如果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路网是承担不起的。”(河南大河网)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各种交通方式“均衡发展”的大城市——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加步行的出行率均各占1/3。北京与纽约虽都是高密度城市,但纽约90%以上的出行是靠公交完成的;北京与洛杉矶虽都鼓励小汽车发展,但洛杉矶为让小汽车开起来,在近一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低密度地蔓延城市;北京与波哥大虽都发展快速公交(BRT),但波哥大是在短短两年内,用快速公交覆盖全市主干道,瞬间摆脱了对小汽车的依赖;而北京只是选择个别路段作为快速公交“样板”。北京想长出纽约的身段,运用的却是洛杉矶的交通政策,还想干一点波哥大那样的“公交优先”,结果是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陷入困境,甚至连走路都不方便了——是为北京交通的战术之困。(北京《瞭望》周刊)


3、公交不尽人意 车主不愿放弃自驾出行

  为解决交通拥堵,北京从2006年开始,确定优先发展公交战略,2004年至2006年,财政投入241亿元发展公交;2007年,补贴公交41亿元;2008年,补贴99亿元。2009年,补贴近120亿元。北京发展公交投入可谓巨大,为何未能破解北京成“首堵”的尴尬?

  “出门前像打仗,路上走像拉磨,回到家一个字:累!”这是许多中心城市的市民早晚奔波出行的写照。目前,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还没给市民带来足够的便利。换乘难、公交车不准时和车内拥挤、地铁线路到达地有限……这一切都不利于说服车主放弃驾车而改乘公共交通出行。(北京《法制晚报》)

  家住天通苑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被堵到头昏眼花,她也不愿意放弃开车。“早晚高峰,地铁里挤得让人觉得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尊严。”孙女士说,每天两次和大批陌生人前胸贴后背,对乘客,特别是女乘客实在是种煎熬。“自己开车,起码能避免这种尴尬。”(北京《华夏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