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小微项目惠民生” 小提升解决居民身边大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21-06-22 10:49:11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通州区迎来一场降雨。午后,雨停了,家住新华街道吉祥园小区的张桂芝,赶紧约上邻居李玉敏一起出门走走,享受清凉。

  走到西门旁边不久前新建成的步道时,二位居民正碰上社区党总支书记霍宝军,“书记,谢谢啊!咱这小工程,干得真是又快又好!”张桂芝还记得,过去这里人车混行,绿化带紧贴着路缘石生长,4米宽的水泥路特别拥挤,“为了躲避汽车,我们甚至要跨进绿化带,碰上下雨天,非得蹭一身泥。”

  别看眼前这条步道只有10多米长、3米多宽,吉祥园小区的居民们却是盼了好几年。“之前一直没动工,是因为社区没有资金,只能向街道反映。”霍宝军说,新华街道地处通州老城,很多小区的问题比这个更急迫,街道的资金也很有限,只能先拣急的办。

  话锋一转,霍宝军说:“这条步道能修成,居民们最该感谢的是区发改委,多亏了‘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专项资金。”今年3月,区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新华街道,给社区书记们进行“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培训。培训会结束,霍宝军的笔记本上多了这样一页内容——小微项目通过微更新、微改造、微利用、微修补、微治理,实现“小提升解大难题,小资金带大成效”,精准解决居民“烦心事”,投资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吉祥园修步道这事儿,有门路了!”没几天,他就向区发改委进行了项目申报。

  申报材料传送到区里,并不会马上批准,还要经过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联审的方式,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几个部门还要一起到实地踏勘,确定项目可行性。霍宝军说,这个过程相当快,也就十来天。项目获批后,就有了资金保障,新华街道立马开始帮吉祥园小区组织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