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数据“慧眼”赋能法律监督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10:57:22


 
  “通过数字赋能,最大程度激发‘数据’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让监督线索发现难、工作碎片化、质效不突出等瓶颈问题有了新的破解之道。”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表示,自2018年起,浙江省检察机关率先探索运用大数据排查监督线索,研发“民事裁判智慧监督系统”破解“虚假诉讼”治理难题,“如今浙江省各地数字检察办案模型达上百个,全省一体推进专项监督达17个,大数据对于法律监督的撬动作用正在显现。”

  数据云监督,让案件线索“自动上门”

  “传统的‘被动受案、个案办理’监督办案模式,正在发生由个案向类案、由被动向主动、由办理向治理转变的深刻变革。”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对法律监督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都带来深远影响。

  2021年11月,最高检确定湖北省检察院、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为第一批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发创新基地。四地检察机关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路径探索。

  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但行政执法涉及面广、案件数量大、专业性强,怎么破解其中的发现难、移送难、监督难?作为第一批研发创新基地中唯一一家省级检察院,湖北省检察院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打造出了政务数据云监督,让监督线索“自动上门”。

  去年12月,模型从行政执法部门共享的103万件行政执法案件中推送了一条线索:余某亮在长江非法采砂,涉嫌非法采矿罪。检察机关迅速督促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挖出了以余某松、余某亮为首多次在长江相关江段“采、运、销”涉砂作案的犯罪团伙。

  “模型的数据来源于省检察院数据治理平台接入的全省42个执法领域3000多个单位的执法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能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比对、关联、碰撞、筛查,推送监督线索。”该院检察官介绍,模型应用以来,通过线索推送,共建议移送案件4823件,公安机关立案3968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