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数据“慧眼”赋能法律监督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10:57:22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如今越来越多的检察院通过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围绕服务大局的热点焦点、执法司法的突出问题、社会治理的薄弱地带、公共利益的弱项短板,促进法律监督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产财产分配中劳动债权优先,本来是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实践中却有人“钻空子”虚构劳动债权套取财产分配。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通过“破产领域虚假劳资债权监督模型”,陆续发现多家公司涉虚假劳动债权线索24件,已提出监督意见12件,移送犯罪线索3件,剔除虚假劳动债权327万元,有效维护了真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黄美媚对此印象深刻:“检察监督装上‘数字大脑’,可以更好推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从监督质效上看,用好大数据为检察监督按下了‘快进键’。”

  既要唤醒内部“沉睡”数据,也要打通外部数据壁垒

  数字检察能普及到广大基层检察机关吗?

  “大数据面前机会均等,谁都可以先行一步。”在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上,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第一个针对网络司法拍卖的大数据监督模型恰恰不是出自发达的一线城市,而是出自位于山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政法编制仅40人的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检察院。

  近年来,网络司法拍卖因其便捷、高效、跨地域等特征,成为人民法院以拍卖方式处置财产的首选,但在实践中却有一些被执行人,利用规则漏洞“钻空子”。为此,松阳县检察院就以司法拍卖平台的社会数据资源为基础,结合发现的问题制定拒执类、程序性监督规则,实现了以数字化手段对问题的精准发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