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工程师“卓越”的秘诀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22-09-19 15:14:32


 
  对于工程师培养质量,“卓越”从何而来?作者认为“卓越”主要体现在:有伟大的心灵和家国情怀,杰出的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即专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工程伦理责任意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卓越工程师一定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那是成为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除 此之处,“卓越”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需要人文情怀;二是需要相应的科学素养;三是需要多学科视野;四是需要团队协作能力;五是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苹果联合创始人之一,卓越的美国电脑工程师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aik)指出:“要坚信你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有为之人,因为祗有抱着这样的信念,在技术能力方面,你才能建立足够的自信。始终追求卓越,把你的产品做到比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都要好”。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你必须得勤勉工作,检查每个细微环节。为了不犯错误,你要非常小心。你还要比平常更加努力地、更深刻地思考”。持续不断的勤奋努力永远是成就一名卓越工程师的必要之径。在专业教育之外,作者还重点论证了在资源、环境、人类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和伦理教育问题。作者指出“卓越工程师”除了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学识和技术外,还必须在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坚持严格的标准,遵守工程师和工程组织的行为规范,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从而塑造可持续的未来。全文对工程伦理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释,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实施路径。

  《卓越工程师培养论》充满理性、包含责任和感情地思考和回应了现代工程师“卓越从何而来的问题”,对“卓越工程师是如何炼成的”作了理性的思辨和实证的探索,是当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领域难得的用心之作。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和发展卓越工程教育,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对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提供新型工科人才支撑,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选自《博览群书》杂志2022年第九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