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大公报:马克龙访美注定铩羽而归
http://www.CRNTT.com   2022-12-03 10:08:11


 美国而非欧洲投资建厂。这对俄乌冲突发生后陷入困境的欧洲可谓雪上加霜。所以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贸工部部长西克拉表示:“这对欧盟来说不可接受。目前看来,该法内容充满极端保护主义,将损害欧洲的出口。”

  拜登执政以来,力推所谓的“友岸外包”,打造以西方为主、由价值观相同的国家组建的供应链、产业链。但在欧洲眼里,美国这个友好国家却照样对它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同样甚至更靠不住。

  这就是马克龙访问美国的背景。

  国与国的博弈根本上取决于各自的实力。这包括几个部分。一是硬实力,即经济、军事、科技、金融、自然资源等。二是外交是否成熟与务实。三是世界大势是在谁那一边。

  无论是法国还是欧洲,目前在这三方面和美国相比都处于下风。硬实力不必多说,外交上欧洲严重被自己的价值观所绑架,丧失了行动能力。美国一直把价值观当做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它可以反恐和建立民主的名义出兵阿富汗,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并处于道德高地。但当阿富汗成为包袱损害到美国利益时,它也能毫不犹豫与塔利班谈判和合作,把自己扶持的“民主政府”抛弃。但欧洲就做不到。

  事实上,欧洲既有避免俄乌冲突也有迅速结束这场冲突的办法:要么冲突发生前向俄罗斯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和欧盟,要么和美国抛弃阿富汗一样放弃乌克兰。欧洲也做不到。

  至于势,不论大国小国,都非常重要。比如塔利班,它既没有外援,也没有什么经济,武器和训练更是落后。但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信仰坚定坚持到底,很重要的势在它这一边:中国崛起使得美国认为再耗在阿富汗已经没有意义。而今天的欧洲已无势可凭,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性和自由空间。所以在这种力量对比下,马克龙的美国之行注定不会有任何成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