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技能新特质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08:29:54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被纳入国家人才战略,折射出新时代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价值取向。

  工人日报发表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孙岩、邹卫民文章表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逐渐进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的技能特质正在从“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转变为“技术赋能、跨界融合”。这一技能特质转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推动前沿技术在产业领域的落地应用和融合创新,大国工匠已成为链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核心劳动要素。

  应用场景开发:前沿技术落地的“嫁接者”

  文章称,如何实现前沿技术的应用落地是当前困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共同难题,这种现象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尤为突出。对于企业来说,新技术代表产业前沿发展的趋势方向,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应用场景,只是生搬硬套,很难实现技术对现实的赋能。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国工匠的主要角色就是实现前沿技术应用落地的“嫁接者”,通过引入前沿技术来破解产业痛点,在落地场景中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形成技术与应用的有效互动。

  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实践价值在于,通过将前沿技术落地转化为生产力。核心技术的关键突破在技术发展上可能只是很小的变化,但在落地场景的实践运用中可以增加很大效能。高技能人才的可贵之处不在于突破核心技术,而在于为产业痛点、难点问题找到核心技术的最佳实践运用场景。例如,将智能技术引入水、电、煤等公用事业领域,但不同行业在应用场景选择上存在差异,电力企业重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燃气行业的建设重点是智能表具系统,水务行业关注的是数字孪生水厂建设,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是原始创新,而是技术的跨界融合,需要一线技术人员基于行业特点寻找适合的前沿技术实现赋能和融合。

  一项前沿技术要想掀起真正的技术浪潮,不仅要在理论方面取得突破,还需要创造出坚实的产业根基和实用价值。以近期大火的ChatGPT为例,在云计算成为稳定的基础设施背景下,学术界与产业界已经开始向智能化迈进,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入智能技术。高技能人才与学术研究专家共同协商攻克实践中的难题,能够大大提高前沿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率。随着双方合作的持续深入,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的专业优势将逐渐凸显,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既能利用自身经验来判断落地新技术的可行性,也能利用新知识来验证实践经验的正确性,为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提供实践场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