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第九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中华文化与现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4-02-02 00:41:04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认为,佛教要想从游离于体制边缘之外,逐渐走入世俗体制之中,肯定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当时代走到了这一步,有些问题就是不可能回避的了。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到了我们面前,那么佛教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就必然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申晓若认为,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要通过推动传统家国情怀向人民大众文化转化,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发展新时代家国情怀等,对传统的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发挥新的历史作用。

       二、中华文化拓展了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文化内涵

  李义虎认为,融合发展是创新型理念,也是内涵不断扩张的概念。从核心内涵来讲,融合发展的目标走向是和平统一,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它是实现高水平和平统一的坚实铺垫,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先决条件。融合发展与“同等待遇”存在密切关系,但融合发展属于战略层面,“同等待遇”属于政策措施层面,或者说技术层面,是对融合发展的贯彻执行和具体落实。融合发展在初期还是要“以我为主”,大陆要提供更多服务于融合发展的公共产品,提供政策性引导和社会性引领,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做岛内“沉默的大多数”和“陌生的一部分”人的工作。海淀区委党校讲师张俊威认为,作为十八大以来大陆方面发展两岸关系的新主张,两岸融合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从经济社会领域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该理念发展至今,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理念,蕴含的内涵十分丰富。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国家统一迈入“快车道”,主要体现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路径不断深化,增强对台湾民众的向心力与感召力。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认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列入二十大报告具有重大政策意义,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展现战略自信与定力,指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与路径。同时,青年交流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深化两岸融合注入新动能。南开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原大陆事务部主任黄清贤认为,从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观点而言,两岸可以合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人的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与此同时,也要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英津认为,大陆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大陆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大陆在促进融合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就并积累了诸多经验,福建在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主要助力。如何切实推进闽台融合发展,打造好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一样板,是大陆面临的新课题。厦门大学教授唐永红认为,当前两岸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一是面临民进党当局敌对政策的严重制约与阻碍,需要研制破解其阻碍两岸融合发展的策略措施;二是主要停留在来大陆的单向融合发展状态,两岸双向融合发展局面尚未实现,需要研制实现双向融合发展的策略措施;三是主要停留在表面的交流合作层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发展局面尚未形成,需要研制促进两岸民众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增进共同利益观念与“我群”意识的政策措施;四是主要停留在物质经济利益层面,未能形成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融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五是未能充分发挥特定区域在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建议坚持“同等待遇政策取向”,以增进“共同利益、国家认同”为目的;坚持“差别化待遇政策取向”;坚持“试验示范政策取向”,以“整体+区域两条腿走路”为方式。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环认为,两岸的融合发展有同化模式、社区模式、熔炉模式等可资借鉴。地方行政管理能力的缺失和意识形态影响,这两大挑战困扰两岸融合发展。创新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要坚持积极主动地交流,持续提升大陆软实力,借鉴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经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