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一位“奶奶画家”的写意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24-03-02 13:47:37


 
  “拿不起炒勺,但我拿得起画笔。”常娟娟觉得,把对儿孙、对生命的爱流入笔端,浇铸成一幅幅打动人心的画作,同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常娟娟的爱人孟汝钧是名基层退休干部,再有一年,两人就要步入金婚。当初得知妻子要学画,面临两地分居的孟汝钧思索良久,蹦出一句土话——

  “人活在世上,有牙的没锅盔(指陕西当地一种烧饼)、有锅盔的没牙,相遇在一起还真不容易。你要觉得画画能让你身体好,那你就学着,这个家我给你撑着。”

  就这样,常娟娟报名老年大学,从头开始学习国画。有了寄托和追求,她不仅心态开朗起来,身体状况也不断好转。以“优秀学员”结业后,常娟娟在2006年4月报考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高研班,靠着扎实的笔法从3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此后一年里,尽管笔墨还不大到位,但她敢于下笔,作品活泼、豪放,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仅临摹已难解心中之渴,在听说西美举办进修班的消息后,常娟娟二话不说从渭南出发备考,用一组山水画获得了考官们的青睐,开启了她辗转陋室但心境愈发开阔的“大学生”阶段。

  尽管只是名进修生,常娟娟却非常珍惜这个让自己的眼界和境界都有大幅提升的机会。“我的中专和大专文凭也都是在工作后靠函授拿到的。”常娟娟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下班后常带着两个小儿子回到办公室看书、学习。除了本职的会计专业课程,她也翻看史书和文学名著。

  范宽、石涛、李唐,这些名字她老早就在书里读到过,但没想到,直到几十年后才能用画笔真正认识这些大师。

  “先哲圣贤已经为我们点亮明灯,我们只需悉心地修炼,将各个方面的根基夯实,呕心沥血、反复推敲,经过千百次的淬炼,火候已到,自然破茧而出。”她说,学画如此,做人亦如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