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深度:刘国深纵论两岸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00:15:02


刘国深教授就两岸民间交流、两岸融合发展、如何解决两岸政治分歧、两岸关系出路何在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刻解析(中评社 林艳摄)
 
  两岸交流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 希望早日恢复两岸学术往来

  厦大台湾研究院曾在台湾设立驻点研究室,开创了两岸的先河。近年来,大陆赴台学术交流活动几乎中断,厦大师生赴台驻点研究的活动也被迫中断。对此,刘国深表示,两岸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交流互动可以增进双方的瞭解,提升彼此的互信水准,让两岸老百姓有更多耐心去接受两岸和平双赢的前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人员和青年学生到台湾去做研究,而不是隔着海峡在这边揣测或是看二手资料,厦大台湾研究院在台湾设立驻点研究室,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两岸社会各界应该都已看清楚,研究院就是一家学术研究机构,而且已经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么多年来,厦门大学的专家学者一直客观地站在两岸中国人共同的立场上,去寻求和平共赢,拉近两岸之间的情感距离,缩小彼此的知识差异。我们的研究人员把台湾老百姓真实的感受描绘和传递出来,与大陆分享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同时也与台湾方面分享大陆的情感认知价值。对此,民进党当局也不会看不到厦大台研院的努力。然而,这支专业研究队伍的学者至今为止不能正常去台湾交流,这真的损失非常大。学术界要走在最前面,我们希望尽快恢复两岸学术往来。事实上,我们也看到,90年代前后因为大陆第一批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先行赴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交流互动。目前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争取去台湾交流,但透过私下场合瞭解到的情况是还不能去,台湾当局尚未开放。两岸之间不沟通,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会拉近距离吗?会变得更和平吗?

  台湾问题最终是国家治理问题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刘国深表示,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直至两岸最终实现完全的统一,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两岸关系问题不是领土主权的问题,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可以见诸双方各自的法理和规定,因此两岸关系发展最终是国家治理问题。国家在治理台湾地区的过程中,必然要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员交往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磨合过程,这实际上就是融合的过程。融合发展过程对于两岸之间曾经受到伤害的血脉及肌体愈合至关重要,是一个血肉重新愈合、血脉重新连通的过程,也是海峡两岸逐步正常化的过程。因此,融合发展一定要有比较好的环境,尤其是在台湾方面目前配合度不高的情况下,我们要主动进行管控,“上好夹板,绑紧绷带”,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和环境,让两岸“骨折”处尽快愈合。相信两岸民间社会发展一定会使两岸瞭解和互信基础进一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解决台湾方面所关切的各种问题,最终在两岸的内政和对外参与活动空间方面作出适当的合情合理安排。

  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深化“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刘国深认为,强调“各领域”推进融合发展是负责任的表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相互促进。一方面,它有联动性,有些环节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全局;另一方面,每个领域都有其自身规律、特色和具体情况,如果各个领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发挥出来,对于早日实现两岸最终统一是有帮助的。因此两岸融合发展只抓几个领域是不够的,而是要强调各领域方方面面的融合,并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让两岸人民在交流交往中,尽可能做到无死角的融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