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深度:刘国深纵论两岸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00:15:02


采访结束,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林艳向刘国深教授赠予中评社社长郭伟峰最新著作《论中评社》一书。
 
  为反对而反对的后遗症太大 希望台湾政治人物有大局意识

  “九二共识”一直被视为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也被认为是两岸关系打破僵局的唯一出路。然而,2024年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否认和批判“九二共识”的立场也很清晰。对此,刘国深认为,台湾政党政治很大的特色是“为反对而反对”。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因此,这已经不是一个是非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他指出,当初“九二共识”并不是大陆提出来的,而是由台湾方面提出的,提出者也是基于两岸不要打起来的善良愿望。本来“九二共识”保持一定弹性和模糊性,就是不想为难你去讲一些不想讲的话,大陆接受“九二共识”也是有过程的。然而,民进党方面因为当事人之间的个人恩怨而否认“九二共识”,这是非常不理性、不明智的。事实上,这些规定你也无力违背,至今也都强调要遵守这些规定。如果民进党实在不想用“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也行,可以用自己喜欢、方便的语言,把两岸同属一个国家说清楚、讲明白。但至今为止他们也做不到,这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智商、情商的问题,大家可想而知。他认为,“因为是你提出的,我就要反对”,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心态所造成的后遗症影响是非常大的。 

  刘国深指出,“九二共识”这么多年来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曾经有一段时间,台湾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民意调查显示,“九二共识”在台湾有很高的支持度。如今却又说“九二共识”支持率很低,这显然是政治操作后的结果,故意污名化它,对两岸保持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是非常不利的。他注意到,这也导致了“三人成虎”的情况,国民党内有些人曾一度也不敢直接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的悲哀,也是台湾的悲哀。我们希望台湾的政治人物有更多的大局意识、国家民主意识、台湾全民利益意识,不要总是自己一亩三分地,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国家民族利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