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官方首披露地震时核试验堆遭遇
http://www.CRNTT.com   2008-07-18 14:12:59


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空军少将,在5月18日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对四川军事设施受地震轻微影响,核设施无任何问题。(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7月18日电/2008年5月23日16时,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聚集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等待着即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人民网-科技频道报道,新闻发布会开始,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将向中外媒体介绍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灾区的环境安全保障情况。
  
  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震级之高,裂度之大,世所罕见。地震造成山崩地裂,使一些城镇顷刻夷为平地,近十万生灵涂炭,破坏巨大,损失惨重,触目惊心。作为我国西南大省的四川,省内分布着许多工业、科研重要设施。特大地震袭击后,处在震区的核设施安全情况立刻引起国内外格外关注。
  
  “经过检测和检查,灾区所有核设施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这是一句简短,但重达千斤,掷地有声的宣告,它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也让无数人放下了高悬着的心。他透露出的信息足可以让那些懂行的人啧啧称赞,惊叹不已。
  
  然而,很多人幷不知道,大地震突袭之时,正是由于那些视职责如生命,忠于职守,训练有素的科研试验人员,果断处置,才换来了这句凝结着他们胆魄智慧心血和国家人民重托的“安全可控状态”。
  
  这是一次没有预告的检验,这是一次突然降临的考试,这是一次道德心灵的历练,这是一次生发自平凡、迸发于危难的壮举。
  
  抢夺0.65秒的生死搏斗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唯一综合性基地,也是我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在距离汶川地区直线距离约120公里的山区里,坐落着该院反应堆运行研究所。我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已在这里安全运行了20多年。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主要承担核电站燃料组件、堆用材料及部件的辐照考验,以及同位素生产等任务,是我国开展核动力技术研究的大型重要试验堆。该试验堆中子通量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是现役最大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综合性试验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榜上有名。1980年建成运行之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要媒体均予大量报道,其后有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曾到此学习交流,在国内外颇有名气,备受关注。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主操控室内,值班人员在聚精会神,有条不紊的工作。值班长易逸监控着整个反应堆的运行情况,高级操纵员邹德光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对,操纵员袁志敏和助理操纵员李广辉正在整理运行参数,完成数据录入的技管组组长彭军正准备起身。一切都是那么程式如常,波澜不惊。
  
  突然,伴随着隆隆的地声,主操控室内,墙上的钟表猛烈的摇晃,嘎嘎作响,8号监控屏的指针剧烈抖动,天花板传来扭曲撕裂声,操纵台上的电话瞬时被甩到了地上。厂房外120米高的烟囱大幅度摇摆,汽车像大海中的小船随地面的起伏剧烈颠簸,山上树林象受到台风袭击一样,响声大作,剧烈摇曳,霎时,山石滚落,尘土飞扬,一片恐怖。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天旋地转之际,彭军立刻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地震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