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美国与东亚系列峰会 利益攸关
http://www.CRNTT.com   2009-10-27 00:15:50


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美国不会对东亚的地区合作继续袖手旁观。
  中评社北京10月27日电(评论员 张洁)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期间,泰国华欣先后举行第十五次东盟峰会、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十二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四届东亚峰会。

  据报道,系列峰会主要讨论金融危机、粮食和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灾害应对以及东盟共同体建设等重要议题,但各个峰会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在东盟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将启动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并发表教育合作声明;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签署一份粮食安全与生物能源开发的合作声明;东亚峰会将发表一份灾害应对声明。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关于中国-东盟之间在金融、贸易等各方面的合作如何继往开来,是本次峰会中的最大的亮点之一。

  与东亚各国领导人,以及积极热情地希望加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形成全数出席系列峰会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具有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美国此时却不见踪影,悄无声息。那么,为何要在此时提到美国,原因至少有二:其一,美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无法忽视。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存在已久,美国与多个东南亚国家也存在不同形式的军事合作;美国仍然是包括中国、日本和东盟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在经济上东亚各国对美国的依赖并未减少。其二,料想日本会在系列峰会上继续推销其“东亚共同体”构想,而关于其内含与外延等问题的讨论,而必然会引发关于美国话题的争论,如美国是否应参加东亚共同体等等。

  那么,美国又是如何看待东亚合作的呢?冷战后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态度经历了由冷淡、漠不关心转为重新关注的变化过程。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率领高规格的代表团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标志着奥巴马政府对布什政府东南亚政策的调整,“收复”布什丢掉的“失地”。要知道赖斯在任期间,从未亲自访问东盟。而希拉里出任以来,一年内先后访问印尼,参加东盟外交峰会,充分表明了美国重新重视东盟在其全球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不仅如此,美国还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意味着美国承诺将与东南亚国家保持友好关系,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力。而签署此条约,还是加入东亚峰会的先决条件之一,为美国进一步参与东亚合作铺平了道路。同时,希拉里提出了“美湄计划”,即美国愿意与泰国、老挝、柬埔寨和建立共同开发机会。这个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排除了同是湄公河流域国家的中国,被认为是对美国意在与中国争夺东南亚的影响力。此外,美国还表示将向东盟秘书处派遣大使,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将于11月在新加坡与东盟领导人举行峰会。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