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中学的学生们对着记者的镜头露出了纯真的微笑。(中评社 鱼莎莎摄) |
中评社香港10月17日电(记者 鱼莎莎 黄博宁东盟峰会后续报道)文莱这个富裕而祥和的小国大约有四万华人,占该国总人口的11%,华文学校现存8间,在当地的华人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这8间华校当中,中华中学又是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间。据介绍,学校建校90余年,从未中断过华文教育。10月12日,中评社记者特地拜访了这间办校历史悠久的华文学校,成为此次文莱之行的最后一站。
“其实我们是‘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是许月兰校长给学校的新“定位”。她说,不同于一般人对华校的印象,学校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来就读的学生其实并不只限于华人后裔,文莱本地的马来人及外侨之印度和菲律宾人,也喜欢把子弟送到华文学校就读。外国学生和本地友族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30%。除此之外,中华中学老师的国籍也非常多样化,有很多老师都是来自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因此,许月兰校长这样打趣到:“其实我们是‘国际学校’”。
而这个“国际化”也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多样化上面,中华中学的教学讲究“三语并重”。当地的政府学校通常会将马来语和英语列为必修课、将中文列为选修课。不同于这种设置,在中华中学,这三种语言都被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据许月兰介绍,中华中学的学生每周大概有多达八节中文课,这个比重在文莱的学校当中是非常大的。
而另外能体现学校“国际范儿”的还有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徐月兰说,为了与时俱进,中华中学经常会去中国、新加坡等地进行教育考察,也会组织学生去中国进行“寻根之旅”,拓宽眼界。她特别提及,之前中华学校还向江苏省实验小学取过经,带回来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效果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