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应抓住两岸大三通的机遇,重新出发,背靠大陆,面对台湾,占据两岸经济贸易的制高点。 |
中评社香港12月27日电(评论员 锺维平)两岸大三通终于实现了,在两岸一片欢腾之际,香港有人却愁上眉头,为什么呢?因为两岸大三通对香港的运输业、旅游业有一定的冲击,两岸经香港中转的人与物大大减少。于是乎,香港独输论弥漫,很有一些惊慌失措的味道。事实究竟如何呢?难道香港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据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岸自今年7月开始周末包机直航后,香港客货运量连续下跌4个月,最新公布的11月客货量分别仅有380万人次以及30万公吨,同比下跌5.6%及18.7%。我们相信,大三通之后的数据,更将下跌。所以,如果说大三通对香港经济没有冲击,那是不实事求是的观点。
那么,两岸大三通对香港经济的最大影响在哪几个方面?社会舆论认为:
第一,香港的运输业、旅游业会遇到麻烦,损失很大。据香港旅行社协会评估,每年经香港转机往内地的过境旅客,或将下跌100万人次。香港贸发局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则估计,会有5%经港的台湾旅客及20%经港的台湾空运货物受影响。据《两岸空运直航协议》,固定包机由目前的36航班扩大为108航班,开放航点由5个增加为21个等等。香港与台湾往返的“黄金航线”势必因此而被取代。
第二,香港的中介地位会受到影响。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对香港的中转地位亦持悲观看法,香港的中介角色会直接受到冲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陈恩教授说,去年1月至11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专案接近3000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53.3亿美元,其中都是以香港为中介进行的。两岸三通后台商可直接对大陆投资,香港的投资中介作用会大为削弱。
第三,香港的经济地位也会受到影响。比如说,香港的全球最重要的货柜港地位就会受到损害。香港货柜运输业职业公会副主席谢浪估计,三通将使香港的货柜处理量减少5%,香港要重夺全球第一大港的机会更加渺茫。香港物流协会会长黄辅华表示,三通之后,香港一年将损失货柜处理量6%,即超过138万个货柜,以每个拖柜费收1000多元计算,香港物流业界将损失逾13亿元。
上述看法都很客观,是对现状的描绘。
然而,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分为二的看法。香港特区政府、社会舆论也保持很乐观的看法,比如:
一,针对香港运输业、旅游业受到冲击的问题,香港政府评估后认为,三通后两岸虽然开放不少港口,但获准经营的船舶均须属两岸资本,并挂方便旗或在香港注册的船舶。对于扮演中转角色的香港而言,虽然会带来一些冲击,但对货柜航商及散装货航商来说,却是利多于弊,而对香港航运服务如船舶注册、保险等也应有正面影响。港府旅游事务专员方舜文说,台湾旅客今后不用到香港转机,短期内会对香港的海空航运业造成影响,但台湾的转机客一般在香港的个人消费只有200元港元左右,而来港旅游或商务的台湾旅客每人平均消费超过5000港元,业界应拓展台湾旅客,可减低转机客不经香港的影响。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也表示,不认为台客会从此不再到香港,只要香港继续是购物天堂,提供优良的金融及专业服务,仍可“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