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获颁“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传记纪实图书奖”和“《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奖”。读过这本书的网友也多有推荐之词。
这是一本记录1958年到1960年那段自然巨灾和疯狂年代造就的悲剧的书。
生死无常,命若琴弦。作家杨显惠采访了那段岁月幸存下来的150多名孤儿。面对黑暗世界扭曲的人性、疯狂的举动、自然的惩罚,孤儿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恐惧、恐惧、恐惧。多年后,作家的叙述依然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脊骨发凉。如果没有这本书,那些残忍与苦痛,悲伤与绝望,无疑将湮没于无形。
很多人还不知道“定西孤儿院”是个什么所在,也不知道杨显惠何许人也,但我们相信大家都不想遗忘历史、错过好书,所以记者专访了杨显惠先生。
◎采访前:我只是想把事实记录下来
为写作《定西孤儿院纪事》,杨显惠在3年间走过了甘肃定西的五六个县,采访了150多个孤儿。2004年初,《定西孤儿院纪事》开始在《上海文艺》连载。因为要公开发表,有些故事需要重复采访,而当事人每说一次,他心里就会难受一次,像刀割一样。所以杨显惠再三与《上海文艺》主编陈思和确认是否一定会发表。
记者(下简称“记”):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要写这样一本书的想法?
杨显惠(下简称“杨”):(上世纪)90年代,我调到天津做了专职作家,在深入生活的时候,我回到了过去工作过的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我遇到了一帮孤儿,他们都是在大饥荒中活下来的。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通过讲述这些孤儿的经历来表达1958年到1960年那段历史,要借此记录那个饥饿时代人民大众的悲惨命运,孤儿的故事只是载体。
记:我想你的动机是希望这个民族能吸取过去的教训,再也不要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发生。但这种想法时时都可能产生,你为什么在这时候付诸行动?
杨:我是甘肃人,对甘肃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我后来到天津工作,但每年都会回去看看,呆上两三个月。而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作为知青下放到河西走廊的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当时位于饮马农场的甘肃十一师四团有一个连队,是由从甘肃定西专区来的孤儿们组成的。在闲聊中,我听到了这些孤儿的很多故事。我热爱甘肃这片土地,作为一个作家我也想讲一讲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记:当事人对你的采访是种什么样的态度?
杨:有些人很愿意讲他自己经历的故事,而有些人却不愿意讲。他们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有些还是极左时期的思想,不愿意讲社会主义国家的黑暗面。他们的父母饿死了,祖母饿死了,兄弟姐妹饿死了,而他们活下来了。但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也都很辛苦,很多人回到了农村,或者被国家招工进了企业。甘肃那里也没什么好的企业,后来国企改革,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都下岗了。总之,他们一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小时候是孤儿,长大后在社会上没地位,所以他们觉得做孤儿不是光彩的事,不愿意说。
记:这群人中就没有奋斗出来的?
杨:少数人过得可以,大多数人过得不好。那时孤儿院很多,不只是定西。有些县有两三个孤儿院,乡镇或公社也都有孤儿院。1958年、1959年进孤儿院的,1968年、1969年的时候,大一点的在国家招工时就业了,小一点的十五六岁,就以知青的身份上山下乡回到了农村。那时定西有孤儿5000多人,但被招工的也就两三百人,回到农村的孤儿在知青返城的时候很多都没有落实政策,一直都留在了农村。后来一些有勇气的孤儿找到政府要求落实知青政策,政府又在他们中间招了一批工人。但也都是安排在县里的一些木器合作社、铁器合作社,或者跟木匠做家具,或者砸铁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