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汶川十年,从浴火到重生
http://www.CRNTT.com   2018-05-15 09:47:58


十年之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浴火重生,图为汶川县映秀镇新貌。
  中评社香港5月15日电/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8年5月12日,伤城汶川,整整走过了十年。十年间,从遭遇强震,到重建恢复,再到转型振兴,汶川摸索着走出一条重生之路。

  法国《欧洲时报》5月13日载文《汶川十年,从浴火到重生》,文章说,回望是血色——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其惨烈程度无人能忘;前望则是暖色——科学布局的新村落与工业园区,攀升的震后再育宝宝数量,3倍增长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一幅美丽城镇的怡然图景。

  如果说震初那几年,汶川展示给外界的是一张伤逝、悲情的面孔,那么经历了十年生长与再造之后,汶川展露给世人的已经多了坚韧、从容的表情。这是一个脱胎于旧汶川的“新汶川”,外在的巨变与内在的裂变同时发生着、相互作用着。

  城市面貌变美了。北川县城异地重建,“巴拿恰”(羌语,做买卖的地方)商铺林立,成为新县城的中心;当年的重灾区映秀,除了中学地震遗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房,店内忙碌的绣娘、民宿老板,欢快奔跑的孩子,已看不出地震的痕迹;过去污染严重的工业重镇水磨镇,震后重建时主打旅游牌,蜕变为国家级风景区,既有青山绿水,也有致富新路。

  经济结构变“绿”了。根据当地官员的数据,汶川目前的绿色工业占66%左右,第三产业接近30%。以重建为契机,汶川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将电石等高污染企业关闭或外迁,引进先进产能,比如在北川新城附近打造集研发、制造、赛事于一体的航空产业园。以“大健康”、“康养游”为代表的旅游业,开始逐渐打出名声。

  思维观念更新了。经历地震之殇的汶川,在思维层面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更明显的地震印记。城市管理者和民众的防灾意识强化,灾后应急管理能力被看得很重要,住房的抗震烈度达到8级,公共建筑采用新的防震技术,学校的逃生通道设计得很宽大,防灾演练纳入日常。地震纪念馆、地震遗址、遇难者公墓中的诸多设计细节,都展示出汶川人对生命的独有敬重,对“所有生命都精彩”的信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