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发的经济数据屡屡被某些媒体、机构、人士提前精确“预测”。仅2008年以来,路透社就累计7次精准“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主要经济数据,与外媒此前的报道也基本吻合。这到底是他们的预测能力超过“章鱼哥”,还是统计数据提前泄密?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以前,会被提前提供给相关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和领导层进行参考。数据生产、传递诸环节都可能成为泄密风险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曾直言,数据提前泄露是因为太多部门在数据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看到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到外汇市场,市场对经济数据越来越敏感,对于那些提前获得经济数据的人来说,数据意味着可以搞内幕交易,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由于经济数据关系到企业、投资者与广大公众对国家经济前景的判断和决策。经济数据提取泄密的危害显而易见:影响金融市场的走势,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与普通投资人的利益。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笔者注意到,为减少数据被泄露的可能性,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据说,国家统计局已将CPI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差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并正在考虑和论证进一步缩短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间隔的可行性。缩短数据产生到发布的时间,缩小知情人范围,尽可能减少泄密风险。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只要数据生产与发布有时间差,有利益玄机,泄密风险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