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为反而反 香港反对派莫名其妙

http://www.CRNTT.com   2009-11-21 11:10:24  


循序渐进推行政改是港人主流诉求
  中评社香港11月21日讯/“反对派对任何政改方案都不在于什么民主政制发展,不在于民意主流和民意取向,而在于方案究竟对他们的席位有没有增减,有没有利,有利就好,无利的一于集体捆绑否决。”《大公报》今天登出文满林的文章“为反而反莫名其妙”,文章内容如下: 
 
  牵引社会各界深切关注的政改谘询文件于周三(十八日)发表了。这份关乎二○一二年的两个选举安排谘询,结果将会影响二○一七年的特首普选和二○二○年的立法会普选。正如《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所言,二○一二年的两个选举如原地踏步,没有循序渐进的话,二○一七年或以后的政制发展道路将会很难行,甚至要付出代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英美两国的议会道路从开始至实行普选经过百多年才达至,然而我们香港呢,假若二○一二年的政制方案原地踏步,而二○一七年就开始行政长官普选,只花五年便一步到位,比英美两国普选快了数十倍,必然是祸多于福。

           政客看轻区议员

  政改建议一如近日坊间所传,即○五年方案的优化版,将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人数由八百人增加至一千二百人,其中新增的一百人中,可考虑由民选区议员互选。立法会增加十个议席,其中五席由分区直选产生,五席由功能界别选举产生,委任区议员没有投票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反对派前此特别要求的,现在政府都顺从他们了。

  至于他们要求政府及曾荫权公布双普选时间表及路线图,若不是有心扮鸵鸟扮弱智的话,不会不知,连普罗大众都知,二○一七年可以实行普选特首,二○二○年可以实行普选立法会议员,这不就是双普选的时间表吗?

  所说的路线图,不就是由二○一二年逐步迈向普选么?对于功能组别,在二○二○年的立法会普选就是一个终结。若不,如何说得上普选呢?

  既然双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都有了,二○一二年的两个选举方案包括“○五年区议会优化方案”的建议,也顺应了反对派的要求取消委任区议员的投票权和被选举权,反对派还反对什么呢?

  然而从反对派的表现看来,他们还是反对。为反对而反对么?一半是。一半就是为“怕输”而反对,因为对于“区议会优化方案”,他们计过数,这区议会的五个功能组别议席选举,无论什么方式选举,他们都会输多赢少,随时五个席位都输晒,充其量只能捞得一席或两席,故他们坚决反对。他们是为输议席而反对,并不是为民意而反对。若不,当年亦有三百多名民选区议员互选十个议席,那时反对派不但没有反对,而且极力支持。为何此一时彼一时?无他,当年他们的区议会议员代表占多数,赢多输少,但今日区议会形势却反过来,他们的席位大减,故他们极力反对,说什么立法会区议会化。

  由此观之,反对派对任何政改方案都不在于什么民主政制发展,不在于民意主流和民意取向,而在于方案究竟对他们的席位有没有增减,有没有利,有利就好,无利的一于集体捆绑否决。

                实际害怕失议席

  增加五个区议会互选出来的立法会议员,为何会被反对派说成是立法会“区议会化”呢?从这议席数字来说,五个区选立法会议席只占整个立法会七十个议席的十四分之一,反对派以一比十四来夸大区议员的影响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了。其实,在现届立法会的六十个议席中,也有十多个区议员身兼立法会议员,所体现的就没有半点“区议会化”,难道下届有五个区议员成为立法会议员就骤然改变了整个立法会功能职能?从另一角度来说,反对派也未免小看区议员的从政经验和水平了,区议员总能分得清在立法会的功能职责与区议会是不同的,许多区议员的政治水平和经验其实远比那类所谓“街头斗士”当选的立法会议员高得多。

  可以肯定的说,增加五个区议会的立法会议席绝不会改变立法会功能职责,希望反对派摒除心魔,以推进政制发展为重,支持方案,为二○一七及二○二○年的双普选创造条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