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对残疾儿安乐死的理性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1:51:19  


 
  四、理性的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理性":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认为“理性”就是“统合”,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超出“现象界”的认识,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加以“综合”、“统一”而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这一概念相当复杂,所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没有对其清晰界定,但他论述了手段合理性、目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合理性。哈贝马斯把康德的理性观概括为一种排斥性的理性模式(exclusion model of reason),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他认为,交往理性是对工具理性与实践理性辩证的综合,是人类寻回自我尊严和意义价值,迈向理性社会的先决条件。在欧洲文化传统里,“理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原本只是一种宗教艺术上的突破,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代表着人的自觉、自信与解放,不再依靠上帝来赎罪,开始找到人自己的尊严与优越性。到18世纪末的启蒙主义,才在社会生活层面逐渐落实。一方面,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到进化,由落后到文明的进步标准;另一方面,他们赋予“理性”一个最高的文化价值,认为理性是人类独有而崇高的特性。现代以来,西方文明思想即以更大的野心规划人类未来的命运,要将这个世界全面“理性化”。其目标,就是要全体人类实现一种“理性生活”(rational forms of life)。

  本文的理性是指人在思维与行为中依靠逻辑推理得到可靠结论的精神素养,它不涉及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否完备的问题。而选择何种前提做为逻辑推理的依据,即为辩护中的价值选择问题,也即哈贝马斯所说"合理性体现在总是具有充分论据的行动方式中"。

  针对“残疾婴儿该不该实行安乐死”这样一个敏感话题,根据已有研究,可将人们评价的依据和推理方式大致归为三种理性:工具理性,法治理性,伦理理性。基于不同理性的限度和人们言说的场域,我们常常面临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说“海因茨难题”(Heinz's Dilemma)并涉及价值冲突。以下简要分析三种理性选择所持的依据和推理方式。

  (一)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即主体在实践中把达成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其它各种可能的结果都列入考虑、计算,并根据成本最小、成效最大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目的的态度、方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