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两岸深层矛盾突显 诚意不至互信难立

http://www.CRNTT.com   2010-02-21 00:32:03  


 
  和平发展理论是两岸关系最大公约数

  事实上,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标志着国共两党已经找到了这样一条道路,那就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根本归宿,以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为有效途径,以平等协商为必由之路,以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为指导思想;遵循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步骤,务实合作,开创未来。显而易见,这一理论主张攫取了两岸与国际社会三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获得了两岸主流民意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为两岸关系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的问题是,一要有耐心,二要正视并逐步破解难题。

  为什么强调耐心?因为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历史性结构性的矛盾,非一人一党、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加上大陆的综合实力特别是软实力依然不够强大,两岸关系刚刚步上和平发展轨道,大陆对台政策的积极作用并未完全显现出来。因而,有相当部分台湾民众依然对大陆不信任,对统一有恐惧感,担心两岸关系发展过快会被大陆“算计”、“温水煮青蛙”;怀疑国民党马英九“倾中”、“联共卖台”等,这些均需要时间来解释、验证、化解、修复,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累积善意和共识,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为什么要正视并逐步破解难题?因为难题是事物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在某种情况下对全局的发展起关键的作用,破解了它,形势就朝前迈进一步,反之,则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随着两岸关系深入发展,两岸前期采取的一些开放措施的正面轰动效果逐渐递减,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逐渐突显,表明单靠经济利益让渡和单纯文化交流是不够的(当然这是基础性的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在深化两岸各项交流交往的同时,正视研究解决最敏感最复杂的政治军事等难题,否则,诚意不至,敌意难除,心防难去,互信难立,两岸关系难以持续良性互动。增进互信的关键是寻求破解难题。

  举例来说,一年多来,大陆配合国民党当局拼经济,举行了4次陈江会,签署了12项协定并达成若干项共识,实现了直接三通,开放数十万大陆民众入岛消费,与台协商解决了其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难题,展现了空前的诚意与善意。但岛内有民调资料却显示,赞成统一的民意不升反降,赞成“独立”的民意不降反升(见台湾远见杂志09年11月号),仍有45%的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当局的态度“不友善”,超过了认为“友善”的比例(见台政大选研中心2009/9/24-26所做的民调);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反对并攻击国民党现行大陆政策的民进党在得票上由上届的38%大幅上升为45%,而国民党的得票则由上届52%降为47%。台湾天下杂志09年12月号公布的民调资料显示:约八成民众主张维持现状,主张“尽快独立”的超过主张“尽快统一”,62%的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仅22%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61%的人对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感到担心,64%的人认为应对两岸政治谈判议题进行“公投”。凡此表明,经济上的善意不能取代政治上的怀疑和敌意,单纯的交流不能改变复杂的认同,两岸关系发展欲速则不达,“心病还得心药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