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认同乃最终统一充分条件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00:11:48  


 
  以新自由主义推动两岸关系虽有限制但值得采行

  (新)自由主义虽然也同意国际体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并不同意和平一定需要依靠彼此间的权力制衡来达成。新自由主义认为由于国际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可以透过合作,特别是国际制度来降低战争的危险,并创造和平。

  新自由主义认为,当前的国际问题并非只有战争与和平两大问题,也不仅在探索战争的根源与和平的条件而已,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都需要着墨。相对于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新自由主义并不反对,但是更强调因为交往而生的全球社会及复合相互依存现象。

  不同于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主要角色是国家,新自由主义还凸显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者角色。新自由主义认为相互依存会产生扩溢(spillover)的现象,无论是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会增加,各成员间虽然彼此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竞争,但是竞争对手实力增长也会成为自己一方创造繁荣的条件。支持新自由主义论者也认为两岸如果能够建立起复合式的相互依存,两岸的和平与安全将是可期的目标。

  两岸均赞同新自由主义的交往互利观

  首先,新自由主义的两岸经贸交流思维可以化解彼此敌意,但是无法增加认同。1991年台北国统纲领的观点即是以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精神来推动两岸之间的互动。国统纲领明确的表示,“以交流促进瞭解,以互惠化解敌意”、“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以促进双方社会繁荣”。中国大陆基本上也认为两岸交流有助于中国未来的统一,因而积极吸引台商前往投资并推动三通及各项交流。

  事实上的发展并不如预期,因为两岸经贸交流仍有着现实主义的思维。台北方面有不少人怀疑所谓的“惠台政策”,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贿台政策”,担心两岸经贸互赖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经济消化”台湾,他们认为经贸交流的目的只是为了“以商促统”。因此,两岸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并没有使得双方的认同有强化现象。即使在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后,台湾人民对于是否为“中国人”或“是否赞成统一”的比率仍然继续滑落。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两岸经贸交流在改善台湾人民对于大陆政府与人民不友善的态度有明显的改变。例如“行政院陆委会”的民意调查显示,在2007年8月台湾民众对于“大陆政府对我政府不友善与对人民不友善”的比率分别为63.8%与44.1%,但是在2009年9月的比率则分别下降为45.1与38.7。这两组数字显示,两岸经贸交流有助于化解敌意,但是无法增加认同。这也显示出,新自由主义追求安全与和平的方法是有益的,但是也有它的局限。

  其次,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机制的存在有助于成员国彼此之间的合作,但是两岸在国际机制中的参与,由于政治权力的不对称,使得两岸在政府间组织的比率过于悬殊,因此新自由主义希望能够透过国际机制强化和平安全的构想,落实在两岸时有其环境性的限制。

  我们自然希望两岸能够在国际组织中共同参与,并藉此强化合作,但是在两岸核心争议没有解决前,新自由主义在这一方面的论述是无法适用于两岸。不过,新自由主义的“机制有用论”同样适用于两岸共同签署的协议。两岸如果能够签署多项协议,透过有制度的交往,并因而形成一些可以共同运作的机制,推动共同政策,那么对于两岸是绝对有益的。另外,如果两岸核心争议得以解决,双方可以共同在国际组织中共同参与,对于两岸的和平发展当然更是一项利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