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台湾的抗议文化:不只是权力更是责任

http://www.CRNTT.com   2010-04-25 09:09:40  


资料图片:反对开放瘦肉精,全台各地上千名的猪农走上街头抗议。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讯/“虽然台湾并不是每场抗议活动都能平和落幕,但至少在我参与的这么多场活动当中,我并未看见过打、砸……”黄河新闻网昨天登载台湾资深媒体人宫铃的文章“抗议不只是权力更是责任”,内容如下:
  
  来到大陆以后,遇到许多网友对台湾的街头抗议文化兴味盎然。这次就先来谈谈台湾的街头抗议吧!

  谈到小女子我的街头抗议经验,那可说是相当丰富。从大学时代,就单枪匹马跟着大队伍在台北的大道上高喊抗议。大学三年级时台北市长选举,为了支持赵少康,我一个人前往,没办法,同学大多支持陈水扁,找不到伴。

  第一次参加抗议游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扶持,为了相同的理想与主张,凝聚在一起,消融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没有暴力、也没有悲伤,就像是一场嘉年华,大家就像是一家人那样融洽与温馨。散场时,许多开着自驾车的人,摇下窗户跟走在路上的人们打招呼,相互高喊加油。虽然我支持的赵少康先生并未当选,但我的内心满足,很简单,我为自己手中的一票付出过努力。我表达了我的想法、对社会的愿望,我因为这样的参与而深深感觉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

  另一次记忆深刻的街头抗议,就是2004年因 为319枪击案导致选举结果不公的那次了。选前,陈水扁妻子吴淑珍公开表示,蓝军要在周末举行的游行只会有小猫两三只。此语一出引 起蓝军支持者哗然,都自动参加,甚至带着家里的小狗小猫等宠物,在抗议现场宠物的主人们见面还会彼此打招呼,内容都是:“哼,他们说我们只有小猫两三只,现在光狗就好多好多,给他们瞧瞧”。选后的静坐抗议、乃至后来的红衫军倒扁等 等,我都有参与。

  在这些活动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够跟一群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在一起,高分贝的吶喊“冻蒜”(闽南语,当选)是很过瘾的。我所参与的多场集会游行,并没有什么冲突场面,也不像是媒体所报导的那样有什么钱可拿、便当可吃,纯粹是自动自发,我们也毫无所求,只是透过这样的行为表达自己 的诉求与愿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