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用台湾的文化拯救台资企业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08:23:04  


图为福建台资企业冠捷公司液晶板生产车间。记者许跃芝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讯/“面对媒体关于台资在大陆企业的负面报道,比如台资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比较低下,或者富士康员工频繁自杀,我一直有点不解:台资在大陆的企业,为什么不像台湾的中华文化那样善良醇厚?”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18日登载学者秋风的文章“用台湾的文化拯救台资企业”,内容如下:

   笔者不在商界,也不属于职场中人,更没有研究过企业,所以,对于各个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华的生态和文化,并无体会和研究。但从媒体报道,尤其是职场中人在网上交流发布的信息中得知,职场中人对台资在大陆企业的生态、文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似乎异乎寻常地高。今年上半年富士康有八名员工相继跳楼身亡,令人震惊,也坐实了社会的评价。

  这让我倍感困惑。因为学术交流,曾经两次短暂去过台湾。回来之后,我逢人便说,在我去过的有限的地方中,台湾最好,让人有回家的感觉。行走在台北、台南的大街小巷,我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也认识一些台湾学界朋友。不伦新雨旧知,普遍温文尔雅,中庸平和,不像大陆学者那样庸俗粗鄙,张牙舞爪。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去过台湾的朋友多有这种观感。比如,有大陆访客在媒体上称赞台湾风俗善良醇厚,人民不焦不躁。

  这种观感,也许来自于两岸过分悬殊的反差,或有溢美之处。但我相信,这种观感是可以获得某种可信的解释的。这个解释就是,两岸的文化底蕴不同。大陆经历过几十年的文化革命,传统被破坏殆尽,尤其是宗教和历史地形成的人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网络遭到严重损毁。社会的教化体系基本崩塌,人的生存、人与人的关系回到了某种“自然”状态。相反,在台湾,虽遭受现代性侵蚀,传统终究没有遭受人为的强力破坏。在台南,随处可以看到民间信仰的庙堂。因而,社会教化体系仍然在发挥作用。这一点也就可以解释,台湾社会何以生长出中华文化圈内最为发达的慈善、公益事业体系。我经常想,大陆文化的提升、大陆民众风俗的改善,迟早要依靠台湾的反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