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两岸为何应选择共同体史观

http://www.CRNTT.com   2011-01-16 00:28:47  


 
  (三)显性独台:登堂入室的分离主义

  “隐性台独”的再一步退后,或者可以说,为了要解除台湾人民对民进党的根本疑虑,民进党有可能往“显性独台”的方向转移。“显性独台”与“隐性独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如何看待“中华民国宪法”。“显性独台”明确地表示,不接受目前的“一中宪法”,认为其是旧时代的遗留物,但是他们可以接受“中华民国”这个“国号”,不过在政治教育上要拿掉与1949年以前与“中华民国”有联想的图腾,他们准备以“中华民国第二共和”自我定位,主张“中华民国”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领土为台澎金马,没有必要再“宣布独立”,也没有需要再正名,任何改变现状必须经由台湾2300万人共同决定。

  “显性独台”与“隐性台独”的差别,在于前者也开始捍卫“中华民国”,在面对大陆,由敌视转换为和平态度,但是两岸为“异己关系”的定位并没有丝毫改变。他们也主张要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建立一种互惠而不是歧视、和平而不是冲突、对等而不是从属的关系。他们可以接受两岸有历史、文化、血缘上的关系,但是更希望两岸能够从地缘政治、区域稳定、经济利益等地理与经济角度的着眼,创造一种所谓的两岸共生共荣、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在这样以“地理与经济利益”为基础,而非民族发展为核心的“异己关系”的定位下,统一可以是一个选择,但不是一个必然的选项,强调现阶段两岸是一个互不隶属、相互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可以主张“不统、不独、不武”:“不统”是坚持“显性独台”的基本立场,也是向美日的承诺;“不独”意指“不宣布独立”,因为他们早就认定台湾早已“主权独立”;“不武”则是向北京的道德性喊话,凸显北京的武力粗暴。这些均可能是民进党未来面对2012年大选的论述。

  (四)隐性独台:党格分裂的分离主义

  相对于“显性独台”,“隐性独台”则是一个在论述上充满逻辑矛盾的主张。一方面不愿意否认“一中宪法”,即“中华民国”主权涵盖全中国;一方面又主张“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2300万人有决定自己前途的权利。这是一种“国格分裂”的论述,“一中宪法”内没有“台独”的选项,但是“开放自由选择”就隐含着“台独”可以是台湾前途未来的选项之一。

  虽然在宪法上,“隐性独台”维护“一中宪法”,但是在历史文化教育上却已经将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从“中国史”部分抽出,放在“台湾史”部分。例如目前正在审订的高中第一学期的“台湾史”部分,单元依次为:早期台湾、清朝统治时期、日本统治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当代台湾。在高一第二学期与高二第一学期前半段“中国史”部分,单元依次为:先秦时代、秦汉至隋唐帝国、宋、元、明与盛清时期、晚清之变局、“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当代中国与台海两岸关系。其中当代“中国单元”的具体主题为:毛泽东党国体制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格局下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