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郑永年:“解放”与中国的文化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11:39:29  


 
教育体系被利益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博士后都被利益化了。这个非常漫长的教育链条,被各种利益所分割。那么多的寄生于教育的机构,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设计了无数的项目,通过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社会压力,施加于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之上。教育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和生产知识。但现在中国教育的各个环节除了钱,毫无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但中国产生了一个像样的学者吗?更不用说是大师了。现在连两院院士都成为各种组织争取利益的工具。中国的教育者应当看看西南联大时期的情况,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培养出如此多的大师。可以说,钱越多,教育就越腐败。中国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去了。结果牺牲的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因为接受教育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根本就谈不上生产和创新知识和文化体系了。

  另一方面,尤其对文化创新来说,中国又豢养了一大批不会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歌唱家等等。为什么这些事业单位不可以企业化呢?中国的市场那么大,这些群体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过好的生活;同时,市场机制的压力也可以刺激他们的创作精神。这个改革为什么不能进行呢?

  更为严重的是,政府部门更是对这种制度进行“寻租”来追求物质利益。例如教育部。这些年来,教育部设计了多少评审、评估等名目繁多的的项目呢?很多项目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实际的目标就是明目张胆地向社会要钱、向学校要钱。

  现在大家都在讲文化创新,知识创新。但如果所有这些制度不能得到改革,那么文化知识创新只会是幻想罢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文化创新和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但没有基于自身的文化创造和创新,能拿什么“走出去”呢?相反,如果中国的文化创造者的思想继续被殖民,继续是权力和利益的奴隶,那么中国文化的继续萎缩不可避免。

  (本文是作者在2011年12月为浙江人文大讲堂所作题为《中国能否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的演讲节选的第三部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