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连横何以成为台湾第一知识分子

http://www.CRNTT.com   2012-01-25 10:40:44  


 
  英雄的诞生

  连氏1936年病故于上海。其骨灰十年后由其孙连战奉迎回台。此后,连氏逐渐进入意识形态的正统话语之中,其形象一再被拔高,直至成为“民族诗人”、“抗日诗人”、“爱国史家”、“台湾知识分子第一人”等,颇有舍我其谁之态。此形象之变化,不无国民党迁台之政治需要。

  国民党播迁到台之后,追随国民党到台的复旦大学原历史系主任、天主教神父方豪,首先注意到连氏。他曾写数篇文章介绍连氏之思想文章。方第一篇文章便是《连雅堂先生之民族思想》。后来,方豪将连氏之事,告知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改造委员会秘书长张其昀。

  张对连氏亦有所闻。1949年12月,张在台湾文化协进会演讲,表扬连氏说,“阐扬华族的民性,表彰春秋的大义,他实在是中国近百年史学界罕见的伟人。”此年3月1日,蒋中正复行视事,张获任中宣部长,建议褒奖连氏。故连氏是台湾第一个获得总统褒奖令的人。3月25日总统令下,全文照引如下:

  台湾故儒连横,操行坚贞,器识沉远。值清廷甲午一役弃台之后,眷怀故国,周游京邑;发愤著述。以毕生精力勒成台湾通史,文直事核,无愧三长,笔削之际,忧国爱类。情见乎辞,洵足以振起人心、裨益世道,为今日光复旧疆、中兴国族之先河。追念前勋,倍增嘉仰;应予明令褒扬,用示笃念先贤、表彰正学之至意。此令。

  国民党败退台岛后,痛定思痛,检讨失败之因。1950年8月成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蒋中正亲任主席。改造首先从思想上开始,即统一精神(见蔡玲、马若孟《中国第一个民主政体》)。其次,国民党在台岛可算是“客居”,亟须召唤台湾本土之爱国精神。爱国,即爱党、爱领袖也。因此,早前“眷怀故国”的连氏,成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第一个树立的爱国模范,绝非偶然。

  此年系连氏去世十五周年,张其昀数次讲话,提出“台湾精神”。其要点无非是:连横是“爱国保种”之模范,“爱我祖国,保我华族”,连氏通史之力量,超过日本海陆空三军,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要发扬台湾精神,以洗神州陆沉之耻。此后,傅斯年、方豪亦开始追随张其昀的调子,鼓吹连横是“台湾文化第一人”。魏清德呼吁要印连横全集。改造委员会委员十六人,唯一的台籍人士,便是连震东。

  第二年,连氏便进入各种初高中的国文课本。初中多节录《台湾通史.丘逢甲传》,高中课本收入其《台湾通史序》。张其昀的讲话稿也被收入教材。这就是后世台湾人皆知有连横之原因。连氏逝世二十周年时,张其昀在台湾师大演讲,题目为《台湾大儒连雅堂》,推许连氏为“最伟大的台湾人”、“全国青年的模范人物”等。

  即便国史馆长黄季陆早就考证并指出连氏不可能是革命党人,但一些学者仍然对连氏极尽溢美之词,奋不顾身地给连氏贴金,称他早年加入同盟会,甚至这个结论还进入了教材,而林着对此的态度是暧昧以待。林元辉后来评价说,“至此连横已俨然无德不具、无功不与、无言不立,成了另一尊神格化人物。”

  两岸如今出版的通史,早已去掉日人的三篇序文,取而代之的四篇序文分别为林炳昶、章太炎、徐仲可、林南强所做。林着乃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又系官定文章,再者传主为作者之外祖父,难免为尊为亲而讳,多有附丽溢美之处,今人似不应苛责。

  如今台湾的许多公园、公共场所以连横命名,这是神化连氏的后遗症之一。我们亦从中窥到党国机器与个体命运之关联。连氏三代后人亦得以庇荫其下,乃至其远祖连舜宾亦因此重获后世重视,不得不说,乃系此通史之力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