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何伟和他的“中国三部曲”

http://www.CRNTT.com   2012-09-02 09:14:30  


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书《寻路中国》
  中评社北京9月2日讯/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被认为是对中国最有洞察力的一位西方作家,1996至2007年间,他的11年经历化作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在中国掀起一股“何伟热”。以下是白龙的文章《漂移的中国——何伟和他的“中国三部曲”》:
 
  认字癖这件事,恐怕任何一种语言的初学者都一样。1996年,27岁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初来中国,在当时还隶属四川的涪陵师专“支教”。每天早上,他跑步经过各种刷满汉字的墙壁时,都试图读出那些方形文字背后的神秘寓意,却只能认出寥寥几个简单汉字,比如“人”“文”之类。
 
  当时他对中国的认识,大概相当于他的汉语水平:模糊粗陋,却又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经过持之以恒又极其无趣的汉语学习,在某个平淡无奇的早晨,跑步回来的何伟突然发现他能够认全墙上的字了。他反覆地读着那些汉字,觉得人生此刻充满了意义感。那墙上写的是:“教育育人,环境育人”;“建设精神文明,更新生育观念”。
 
  这像一个充满反讽的隐喻:经过艰辛的汉语学习,在一个如此充满意义感的瞬间,何伟和一堆几乎毫无意义的中文狭路相逢。
 
  这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江城》(River Town,2001)中的情节。十年之后,“中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2010)的简体中文版推出,并迅速走红。这个美国人对中国的描写把中国读者给震了。那些像墙上的标语般空洞而日常的事件,在何伟的笔下呈现出斑驳的景观,一个流离时空中的变迁中国。
 
偶然闯入了一个时代
 
  威廉.杰斐逊.弗斯特是个四川农民,1975年出生于涪陵双龙公社第十大队第三生产队。他本来应该叫张建军或者刘胜利之类的名字,自从考上涪陵师专英语系,开始修何伟的英语课之后,他为自己取了这么一个不厌其烦的名字,以彰其志。那是他第一次深度接触异国的思想、文化和人,何伟也是。他们互相吓了一跳。
 
  何伟当时的身份是美国和平队的志愿者,他之所以来到涪陵,这个半个世纪都没有外国人居留的内地小城,似乎是一种偶然。在他之后十余年和中国话题的纠葛中,这种偶然却给予他一种先天的禀赋,让他习惯去观察边缘地区和主流之外的人群。在第二部《甲骨文》(Oracle Bones,2006)中,他的视角一度拓展至中国边疆,并溢出当下历史时空之外。
 
  就像一个若即若离的人类学家,何伟大部分时间是一个观察者,有双置身事外的冷眼。有时又被卷入当地的生活,比如学校里那些热情和酒量都让他坐卧不安的官僚。他见证和记录了笔下人物的变化,却未必懂得他偶然闯入的这个时代——90年代之后的中国——给这些人带来的内心变迁。他的学生威廉就是这么个例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