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国之风缘何刮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0-10 12:19:02  


 
  需要提及的是,胡汉民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作品隽逸浑厚,深受当时的文化人所喜爱。按照今人的看法,他完全可以不入官场,专事艺术创作,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在被蒋介石扣押之后,他确实曾表示自己要回归文艺之道:“我平生昭然若揭日月,你必有明白的时候,去年我亦早已提出辞职之议,自去年祖庵、湘勤等唱和以还,竟自审我非政治中人,而发现有做诗人的天才,实可为一诗家。当民国十五年(即一九二六年)自我返国,避居上海,从事评述著作生活者余年,以维生计,以遣长日,竟颇有成就。今后必将以数年之时间,度我诗人生活也。”然而,如此表白不过是他自保的一种手段;被解除羁押以后,回到广州的他立刻重登政坛。

  由胡汉民的生命轨迹,我们可以瞥见民国时期的另一风尚——文人从政。当时的大多数文人绝非如后人想象的那样视功名如粪土,而是喜欢来往于学界和庙堂之间:胡适先后担任上海公学校长、国防参议员、驻美大使,章太炎曾为某大元帅做秘书长、刘文典当过安徽大学校长……我们倘若做个统计,会发现当时知识分子参政的比例绝不比今天低;真正像熊十力那样“誓绝世缘,而为求己之学”者,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多。即使是熊十力和黄侃等不入庙堂者,也就职于当时的国立大学,属于“体制内人士”。既然生活在体制内,就必然要接受其游戏规则,领受体制内生存的无奈。不得意时,他们还会发出“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样的感慨。从根本上说,民国时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并未真正走向独立,其自由度同样直接依赖于体制的宽容指数。过度渲染这些人的“民国范儿”,同样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情怀。

  如果采取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民国远非民主和法制的典范,也不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相反,专制传统依然在这个时期压抑着民主的萌芽,个人的决策同样会游离于法律之上,阴谋时刻会战胜光明正大的理想主义者,大多数知识分子依然处于依附状态。“民国范儿”绝非仅仅意味着自由之精神和独立之风骨,相反,它更意味着使用阴谋的技艺、扭曲的人格、被打压的痛苦。我们不能只怀念民国时的太阳而忽略其黑暗地带,不能把弯月说成满月。被意淫的民国可能妖娆多姿,但这些与真实的民国无关,它只不过表征了指向过去的乌托邦情怀,而当下中国人最需要的是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

  当然,我如此较真可能会被当作愚钝之徒——拿民国说事的人并非意在符合真实的历史,而是以怀旧的方式抒发情怀:被刻意美化了的民国不过是一个寄托心愿的乌托邦,一种反讽的手段。不过,这不能成为戏说乃至意淫的借口。即使我们把民国当作寄托心愿的手段,也应该尽可能再现真实的历史。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