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文鸿:港政治生态面临急剧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0:15:14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讯/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总干事陈文鸿今天撰文“港政治生态面临急剧变化”表示,香港现时正面临“倒梁”为主的政治生态。若中央政府坚持不倒梁,反对派无力组织四五十万人上街,倒梁声势很容易会再竭三衰。关键是梁振英政府不要再犯大错,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克勤克俭,形势应该会逐步改善。但不能期望没有“倒梁”者或没有反共反中反回归者,只是他们不成气候罢了。

  当前香港的政治生态,矛头主要是针对梁振英参选与当选特首,与过往十五年有颇大的不同。不同的主因,是过往十五年里,以大地产商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董建华时代,先有陈方安生领导官僚体系抗拒,后来曾荫权取得了行政主导,再继而当上特首,控制特区政府。回归后十五年政策的大方向,除了董建华新上任时的一些倡议,基本上依循回归前殖民地政府的政策方向,且在曾荫权的掌控下更不受政治的制约,全面向大地产商集团的利益倾斜。

  逐渐形成二元利益冲突

  在这十五年里,政治形成建制派与反对派或所谓泛民主派,两派在议会政治里有所冲突,但冲突不大,实际上是互相协调合作,主因是与政府的矛盾不大。唯一的例外是基本法23条立法带来的抗争。抗争导致董建华和叶刘淑仪的离任,抗争也伸延至对董委任的问责局长的攻击和压力,突显出董建华和他从社会上带来的精英与官僚的矛盾,结果也导致中央政府接纳前殖民地官僚的曾荫权承接董建华当上特首。董建华在第二任任期未完辞职,由前殖民地官僚主导,却说服中央政府执行。梁锦松以至董建华的中途辞职,反映出他们意图改变官僚主导的政策在斗争中失败。在董建华任内,政策与社会既得利益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曾荫权表面上没有作为,实际上却在政策间的作为与不作为之中使香港的社会经济政策偏向于金融和房地产利益,经济结构加速单元化,其他行业产业迅速萎缩。社会的收入分配以至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的政策趋势,加剧了贫富悬殊、阶级和阶层的矛盾。

  不认识这个发展过程及过去十五年政策由谁主导的情况,我们便无法了解当前香港的政治生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