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美国的三条经济软肋

http://www.CRNTT.com   2013-08-30 08:31:44  


 
  操作性软肋

  操作性软肋最典型案例,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美国克林顿政府签字京都协议后来又被小布什政府时期推翻,对美国政府国际信誉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路径都产生显着影响。在后危机时代全球财政、金融与开放宏观政策多边协调合作场合,美国这类操作性软肋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例表现。

  例如奥巴马政府接受了2012年首尔峰会对IMF配额和投票权的协商谈判结果,但是由于美国对这方面改革缺乏积极性,加上受美国国内政治形势牵制,美国有关议案至今尚未进入其国会审议批准程序。又如美国在执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升级版方面进展滞后与执行发力。至今美国在执行巴塞尔协议II与2.5版或3版内容上,是二十七个巴塞尔协议成员国中仅剩下三个没有执行的国家之一。再如在G-20(20国集团)财政减赤问题上承诺在2014年赤字减半很可能达不到目标。

  宏观政策软肋

  宏观经济政策矛盾更为麻烦。美国内外失衡宏观经济环境,加上缺乏必要监管背景下金融过度扩张,构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因而美国需通过结构调整实质性改变宏观内外失衡深层根源,并反思金融霸权误区以有效加强金融监管。这样虽会面临短期增速下降和调整阵痛,然而对美国结构调整与未来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观察实际情况,危机后宏观政策措施绝大部分精力和内容投入到救市和刺激方面。特别是在金融系统休克状态因为急救成为过去后,针对宏观经济“复苏不易、景气难在”的常态,仍试图采用超常刺激手段加以改变。这种用短期手段解决长期问题,宏观工具应对结构问题的政策错配,当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使得后续经济政策安排空间更为狭窄和被动。尤其是接二连三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使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并面目全非,而且事与愿违地使美国长期经济成长前景蒙上阴影。

  美国通过超常财政与货币政策手段进行超级宏观刺激,表面显示美国凭借其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地位,在短期内具有较大回旋腾挪空间。在美国官方看来,似乎还能被包装成为有利于美国甚至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的特殊然而合理政策。然而系统观察这类政策实施五年表现,这种财政减税直补促销费,货币低息量宽振投资的宏观政策组合面临巨大矛盾与风险,显示上述战略性软肋背景下,本应具有最大能动性和指向性的宏观政策反而在加重美国经济“天阴背稻草”的困难,出现令美国精英忧虑的软肋。

  软肋表现之一,是经济虽然温和增长和通胀,但是失业率下降速度缓慢,尤其是债务水平高企。财政状态恶化不仅与美国传统财政保守主义立场不一致,也越来越限制其未来财政政策运用空间。尤其重要的是,所有刺激政策立意在于保证增长,但是一切都取决于刺激措施退出后美国战略家所假设的强劲内生增长能否如期发生。虽然现在还能维持经济温和增长,国债也还能发得出去。但是未来货币超宽政策退出后,如果出现收益率上升同时美国经济仍然增长乏力状态(致命升降组合应当是明斯基时刻的中心内容—与通常私人资产负债表危机不同,由于国家信用难以破产,因而可能用另一种危机方式展开!),美国将因为财政纪律规律不得不面临更为逼仄的政策空间,具体而言将面临更为痛苦的两难选择:一是承受收益率高的融资并逼近债务不可持续的被动上限,二是不得不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治理失衡使得经济增速更为下降。美国“明斯基时刻”何时到来?用什么方式到来?难以精准预测,但是可依据目前形势对其到来和方式进行推测和展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