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http://www.CRNTT.com   2013-11-10 09:07:36  


 
  健康的城镇化需协调发展

  文章认为,从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出发,显然,衡量城市城镇化发展是否健康不可能是某一个指标所能替代的。比如,如果单向要求人口进城、提高福利水平,那么收入从何而来,能不能持续?反过来,如果我们只强调城市建设,就会变成“空城”、“鬼城”等等。我个人认为,真正健康发展的城镇化,关键不是某一项指标的单向推进,而是应该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这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最重要的。

  第一是非农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关系。前一段时间我在某地调研,当地为了提高城镇化的比例,先是投资建了一些新城,但没有足够的人口。为此,政府把农村的学校撤了,然后把他们搬到城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搬孩子来搬家长,“我把学校撤了,你孩子必须到县城上学,所以家长必须到城里来”。但这样操作,能持续吗?这种做法其实也不是个别,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实际上还是土地城镇化的延续。

  第二是非农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互相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布局、人口流向都有很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两者的关系要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第三是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关系。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但总体而言,是处于笼而统之的水平。实际上,这包含三个层面的情况:其一,城乡各地造成的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其实质是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而不能专门针对农民工采取措施。我一直反对针对农民工专门采取措施。因为,农民工这个群体是一个不稳定的群体,今天是农民工,明天到家又是农民了。另外,公共服务的问题不能说你进城就考虑公共服务,这实际上是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具体化的问题。其二,在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实际提高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需要我们更好地处理我们的能力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其三,单个城市为其居民提供特殊福利,这会涉及地方税收问题等。

  第四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五是城镇建设中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关系。比如,从全国国土空间来看,城镇化的区域和非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重点城市群结构的分布、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结构以及城市内部的功能划分等。可以说,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城镇化就是健康的,和我们现代化的进程是相适应的。

  那么,如何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深化改革、推进改革,构筑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此,最主要的是做好四项改革。

  第一项是规划制度改革。关于这点,我们现在强调得非常不够。其实,在市场经济情况之下,政府对城镇化建设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在规划体制。目前在规划方面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科学性不够;第二是严肃性不够;第三是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这几个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将来土地制度改革以后,规划是最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对规划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制定。而在规划制定后要认真执行,不能随意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项是土地制度改革。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土地制度对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大的方向比较清楚,但是这个过程怎么走,需要仔细、慎重的研究,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问题。

  第三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

  第四项是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打破各类要素包括土地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等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各种体制和政策障碍,积极创造有利于城乡统一市场建设的各种条件,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等,以促进人口及个别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