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学班大热背后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5-09 12:21:35  


  中评社北京5月9日讯/近日,北京大学宣布开办“燕京学堂”,将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项目。有关负责人称,燕京学堂将帮助学生接触中国社会,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招收的学生中,65%将来自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一流高校,35%来自中国内地的顶尖高校,各国学生将集中住宿学习。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笔者看来,这一热潮的积极效应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对今人也极有养分,众多学者呼吁要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重视国学教育,让更多人学国学,无疑是一种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办法。北大此次兴办的“燕京学堂”招收“中国学”硕士,从教授内容来看,也大多属于国学范畴,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史、哲等人文、社科基础。在国内最有名的大学开设这样一门国学课程,体现了社会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硕士的一大特点在于招收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以此观之,这一学堂除了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之外,更承担着弘扬国学文化,让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这样的文化交流功能。但谈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按理来说,“中国学”课程应该对有志于国学研究或者对国学感兴趣的学生最有吸引力。但对前者来说,仅一年制的硕士学制显得过于单薄,国学经典汗牛充栋,一年时间能学到多少东西值得怀疑。而对于后者来说,在硕士这样的研究型教育阶段还停留在兴趣上,又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之嫌。此外,这些学生毕业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上,还有待实践证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