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边城突围:沈从文的后半生 | |
http://www.CRNTT.com 2014-07-24 07:53:26 |
三,他不选择跟国民党走没什么特别的 搜狐文化:沈从文后半生牵涉到很多人和事,比如和丁玲、郭沫若、范曾等人的纠葛恩怨。这也是很多读者想看到的,但这本书中并没有展开去写。为什么? 张新颖:我有意识回避了一些,比如说读者可能很想看他和丁玲的关系、他和萧乾的关系。我不愿意把读者的视线拉到那些地方,那些可以演变成八卦的地方——尽管我知道沈从文跟萧乾的关系,如果要写,可以写一本书来。 搜狐文化:你在书中提到,1949年前后,深感被世界抛弃的沈从文,曾经写信、上门拜访丁玲。作为曾经的挚友,又是新政权下的风云人物,丁玲对他有没有拉一把的想法? 张新颖:他跟丁玲的分歧,其实不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到1949年之前,这两个人已经走得越来越开了。丁玲是一个新政权的文艺代表,不知道有没有拉一把的想法,即使丁玲想拉他一把,那个拉的方向也不一定是沈从文想要的。或许沈从文想让丁玲拉他一把的那个方向,和丁玲想拉他一把的那个方向不一样。 搜狐文化:1949年7月16日,沈从文给远在香港的表侄黄永玉写信,劝他北上。“如果在香港无什么必要,照我看北来学习为合理。”并说汪曾祺、张兆和等“进步”生活很愉快。他自己都被时局逼得发疯自杀,为何还有劝侄子北上的疯狂举动? 张新颖:这个要从很多方面来讲。这中间,他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我们这一代人完了,但是下一代人还可以。我们这一代人是不能接受的,没法完全适应新时代的,但是下一代人说不准还可以。比如他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汪曾祺就怎么怎么的,他有这样一个想法。他不是那种“英雄”——不是说“我要反对你这个东西”,不是这样的。 搜狐文化:就是因为这样一种心理,他原本有机会南下,跟着国民党走,但最终放弃了。为了给他的后代们创造一个新的教育生活环境么? 张新颖: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完全因素。那时候不跟国民党走是一种普遍的选择。当时国民党在知识分子眼里的形象,是糟糕到底了。 所以这个选择对沈从文来说,没什么特别的。当时,国民党去北平“抢救”学者教授,飞机飞回南京时,傅斯年到南京机场迎接,看到一架飞机里面稀稀拉拉走下来那么几个人。在机场里,傅斯年眼泪就下来了,他知道国民党失去了民心,在知识分子里面确实是失去了。所以我觉得也不一定要夸大沈从文的选择。当时,朱光潜等等,他们对国民党确实太失望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