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马句:回忆彭真与梁思成的交往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0:58:29  


 
  对于城墙,梁思成主张全部保留,它是国宝,不能破坏。梁思成建议在城墙上建花园,人们可以在城墙上游玩,观看北京四周美丽的风景。他还建议在城墙上修环城火车。彭真很重视,专门向铁路专家征求意见。专家回答说:北京城墙是用挖护城河的土石垒起来的,土质很松散,建不了铁路。

  1954年,党中央、毛泽东决定拆除北京的城墙,彭真向市委传达。彭真对此非常慎重,经过讨论,市委认为这一工程太大,在不影响首都建设的前提下,不急于办这事。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开会,毛泽东对彭真说:开封城墙拆了很好,你们北京什么时候拆?彭真说:我回去同市委同志合计合计。彭真回来后,找专人测算,拆城墙的土方量太大,这事就往后拖了。1963年,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当年河北发生特大洪灾,人员死伤很多,经济损失很严重。河北省领导汇报时说,有的县城城墙没有拆,把城门一堵,洪水就没有淹进县城。毛泽东插话说:看来城墙不仅在战争中起到防御作用,还有防洪的作用。城墙没有拆的,以后也可以不拆。这是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回来传达会议精神时讲的。毛泽东对城墙的态度,中间有些变化。1965年,由于战备需要修建地铁,为了少拆民房,北京市政府决定拆城墙。地铁一期工程拆了内城城墙的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地铁二期工程施工,内城城墙基本被拆除。改革开放后,在修建二环路时,除保留正阳门、前门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便门角楼等几座城门楼外,城墙被全部拆除。古城风貌减色不少,许多人表示惋惜。拆除城墙对古城北京来说是一大损失,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批“大屋顶”时爱护梁思成

  北京大规模建设是从1953年开始的。之前因为抗美援朝,不批准建设新楼。根据周恩来指示,军委建房从公主坟往西建。军委在复兴大街建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总后勤部、后勤学院、政治学院、301医院等。高岗调到中央任国家计委主任后,把四部一会(即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重工业部、财政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建在三里河,物资部、地质部、建设部沿着三里河地区向北边建,形成了三里河地区、百万庄地区,一直盖到了西苑饭店、天文馆。这条路的东边,月坛、阜成门外、礼士路、车公庄、西直门外都盖满了房屋。只用了几年,复兴门、阜成门、西直门外一大块地都建满了房屋。梁思成、陈占祥指定的新北京地区的土地都用光了。

  在1953年和1954两年,北京建了1000万平方米的房屋,工程量很大,北京市的建筑设计、施工力量远远不够。建房单位就从上海等地调来了很多建筑队伍。由于工人工资不统一,差距大,住地拥挤,伙食供应差,建筑工人闹过事,有一段时间情况很乱。刚开始建楼群,许多建筑单位一哄而上,没有经验,不懂行,也缺乏监管,再加上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导致建筑成本高、质量差、浪费很大。1955年毛泽东批评北京建筑业浪费大,要开展增产节约。

  当时梁思成是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分工管建筑形式,他让一些大的建筑单位盖民族形式的大屋顶,增加了成本。1955年1月19日,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向市委提交了《关于西郊苏联专家招待所设计浪费情况的报告》(招待所即现在的友谊宾馆),指出该招待所建筑设计的浪费表现在盖大屋顶,过分讲究奢华的装饰,忽视实用、经济与坚固的原则,有人在建筑方面提倡“民族形式”的口号下搞复古主义。

  彭真叫赵鹏飞组织了一支由建筑设计和施工工程师组成的30人的调查队伍,实地考察建有大屋顶的楼房,指定秘书项淳一和我参加并做记录。这支队伍在赵鹏飞的领导下参观了三个地方:三里河、景山后街、苏联专家招待所。三里河四部一会的大楼正在盖大屋顶,已经盖了几个,我们在近处根本看不到大屋顶,要后退两三百米才能看见,但看不清楚,只能看见灰灰的屋顶。景山后街带有大屋顶的楼是军委政治部团级干部宿舍,由于楼很高,在楼下和附近看不见屋顶。苏联专家招待所周边开阔,我们远远地就看见了楼上的大屋顶,到了楼下抬头也能看见大屋顶,看的人都说这里盖的大屋顶美观。

  参观回来后,赵鹏飞向彭真汇报:参观的人都说在近处看不见三里河和景山后街的大屋顶,退几百米才能看到大屋顶的顶部,这两个地方的楼不应该盖大屋顶。苏联专家招待所的大屋顶能看见,看着还不错。彭真问:你要说真话,苏联专家招待所的大屋顶是美观还是不美观?赵鹏飞说,参观的30多人都说好看、美观。彭真听后,笑了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