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智库分析: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在哪些领域?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10:20:54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电/编者按:过去的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GDP全年在7%徘徊,一些外媒报道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但是,中国经济的边际放缓并不意味着会导致经济崩溃,中国经济是有能力完成既定目标,实现温和增长的。中国网观点中国策划系列专家稿件,展示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相信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答卷面前,“唱衰中国”也将不攻自破。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调整,经济年度增速从两位数下调至7%上下,国际舆论关于中国经济要回归世界均值、中国经济“硬着陆”乃至中国经济将“崩溃”的各种论调再次上升。诚然,中国经济调整是客观事实,但如果把短期调整视同长期规律,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极为短视的行为了。

  事实上,一些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理解、不认可,甚至简单粗暴的诅咒,自从中国建国以来就没有停歇,尤其是每当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相关言论就会甚嚣尘上。然而,中国还是沿着自己的轨迹,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一穷二白、极度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经济体量占据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这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关系,一些人的不理解、不认可并不能代表其不存在。从这样的内在逻辑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目前所具备的尚未完全激发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就是我们看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之源。

  首先,中国具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5000多年文明历史,培育了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和传统,特别在建国以来在改革开放和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中国人这种精神素养极大地转化为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动力。中国人可以加班加点、努力拼搏、勤奋好学地完成程式化的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深圳华为公司短短三十年发展成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公司,靠得就是中国人的这种精神与品质。

  中国人可以省吃俭用、未雨绸缪地储蓄财富,“卯吃寅粮”、“有一个花俩儿”在中国文化中是被视为“败家子”的行为,这就造就了中国资本积累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起飞的速度必将是非常快的。当前,虽然中国逐步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总量出现下降,然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仍在大幅增长,2003年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越美国,2015年大学毕业生已达750万人,接近了世界高科技国家以色列人口总和。根据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结果,到2020年,全球25-34岁的毕业生中有29%都来自中国。麦肯锡公司更是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两亿大学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将超过美国全部劳动力的总和,占全世界新增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3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