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概念和两大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6-03-06 07:47:21  


 
  以人为本的两大战略及其主要措施

  文章指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革命,是技术进步和人文进步并重的产物,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进入老年社会需要倍加关注和发展代际经济学、老年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将其精髓纳入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综合发展规划,和谐代际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稳定。具体说来:

  一是要改善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提高生产力,以科技推动经济。针对劳动人口的策略是“要少壮努力,不要老来悲伤”。

  1.要深化教育理念和体制的改革,夯实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注重培育具有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鼓励青年人创业、中年人就业、老人参与社会活动;

  2.要尊重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完善薪酬结构,包括当期工资和延期福利,实现促进就业和改善福利的发展人力资本的政策目标。

  3.要发动“50+”行动计划,改变中国“早退休有理”和“提前退休有好处”的公共政策负能量状态,以培训、减税、补贴等方式帮助大龄人员实现转移就业,解决传统产业冗员问题和新兴服务业招人难的问题,提高劳动人口年龄和就业参与率,增加社会保障税费资源和个人养老资产,为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奠定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进入老龄社会时要完善薪酬和福利制度,以激励就业和解除老年后顾之忧;在深度老龄社会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福利制度结构,先激励就业、再完善福利,和谐代际关系;在超级老龄社会时,要进入精益管理时代,抑制错误决策、杜绝浪费资源。

  中国正在接近深度老龄社会,中国目前的薪酬政策的周期过短,激励就业不足,福利积累也不足,且具有引导啃老福利和提前退休的负面影响,亟待按照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对就业和福利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和参数调整。以创新的就业和福利体制架构,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培育人力资本,释放健康服务领域的新需求、新供给、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适应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新需求。

  二是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和提高购买力,以消费拉动经济。

  针对老龄人口的策略是“要老当益壮,不要自卑自弃”。辛勤工作了一生的老人们,要学会打理自己的养老资产,包括权益资产(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劳动收入(尽力参与就业、社会活动和自我经营)和资本利得(储蓄和基金、房产等固定资产),为健康管理而理智消费,由此减少年轻人负担。为此,国家要积极构建医养服务体系和大力发展老龄医养产业:

  1.要基于现代生活方式实现家庭养老。

  现代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其养老服务生产功能越来越弱,为此要提倡健康长寿伴侣,维护老年人的两口之家,包括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和扎堆养老;要约束和鼓励孩子们多回家看看,包括就近购房、天天可视、穿戴跟踪、周末聚会等;要建立包容家庭的养老社区。

  总之,孝敬老人的社会文化要永世长存,绝不能因2-4-2-2的家庭结构而变化,放弃家庭的养老责任和养老功能、疏远代际关系。

  2.要基于现代社会文化实现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即指入户的居家医养服务和各类养老机构与养老社区的配套服务。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是银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照个人家庭养老责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社会养老工作,包括发展老龄科技、老龄建筑和环境改造、医养服务等。

  3.要基于有效需求构建医养服务体系。

  供方涉及土地(地租)、房产(房租)、服务(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和日常开支(食宿等)四大成本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模式;需方涉及贫困老人群、低收入老人群、中等收入老人群、高收入老人群和富有老人群五大类。



 【 第1页 第2页 】